1 / 8
文档名称:

《雨霖铃》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霖铃》教案.doc

上传人:mirfkk 2022/11/1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霖铃》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雨霖铃》教案 】是由【mirfk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雨霖铃》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雨霖铃》教案
授课题目:《雨霖铃》
授课老师:常丽纳
授课时间:2020年5月28日上午9:30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目的:1、疏通字词,熟读成诵。
2、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3、掌握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和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赏析名句,体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融情入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其中中学阶段最常用的是“五步鉴赏法”,这五步分别是:(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一步:看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包含了许多诗歌的信息,如时间、地点、内容及作者感情等。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题目交代了时间是春夜,地点在洛城,内容是“闻笛”声,感情是因
“笛声”而“闻折柳”,因“闻折柳”而起“思乡”之情。诗歌的题目,对我们正确理解诗歌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步  “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歌产生的作家背景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家背景就是“知人”,知人就是对作家的家世、生平、思想、个性等作全面的考察,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就是“论世”。(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三步  看内容。诗歌的内容主要指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由于古代诗歌大多是写景抒情的诗,所写之景在诗歌中叫意象,由意象构成的环境气氛叫意境,看内容狭义地讲就是看作者所描写的意象和意境。(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四步  看主旨。古人吟诗作赋是为了言志、抒胸中之情。例如,李白的诗往往流露出蔑视权贵的情感,杜甫的诗那么处处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志等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五步看写法。写法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四种,即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鉴赏诗歌时主要是弄清楚它们的组合方式、各自的作用及表达效果;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拟人、夸大、对偶等,同一般文章没有多大区别;表现手法,主要指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一首诗歌,我们首先要明确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常见的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村比照、伏笔照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其次,还要分析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到达了什么效果等。
(精品文档请下载)
今天,我们以《雨霖铃》为例,来继续学****鉴赏诗歌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听一下这首词的朗读录音(放录音:让学生听《雨霖铃》朗读)。
二、鉴赏作品:
(一)、看题目
本首词没有题目,只有词牌,我们理解一下。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后来,人们使用这支曲子来表达离愁别恨,“雨霖铃"也就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看
柳永,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官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仕途坎坷,为人放荡不羁,,创作了大量适宜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了广阔市民的欢送,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柳永是婉约词派的代表,《雨霖铃》是他的代表作。(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看内容
请同学齐读这首词,读完后考虑:
问题一: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明确:离别诗.
问题二:从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词中哪些是实写(眼前之景)?哪些是虚写(想象之景)?
明确:
首先我们来看实景:
1、“寒蝉,长亭,晚,骤雨。” 点明了地点呢(长亭),时间(黄昏),季节(秋季)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精品文档请下载)
2、“都门,兰舟。”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
接下来我们来看虚景:
3、“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那么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腔调和谐,“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精品文档请下载)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彩.
好似一幅山水画。) (精品文档请下载)
4、“杨柳岸,晓风残月。” 
(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精品文档请下载)
问题三:这些意象(景物)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凄清冷落的的意境.
(四)看主旨
问题一:这首词是一首离别词,作者通过这样凄清冷落的意境,主要要表现怎样的感情?
明确:寒蝉、黄昏、长亭、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意象所营造的凄清冷落之境,,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精品文档请下载)
问题二:词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
明确: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
的冷落和凄清。
2、“此去经年,,更和何人说?” 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愁苦而已。(精品文档请下载)
3、“便纵有千种风情,更和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问题三: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
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表达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看写法
问题一:本首词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明确:1、,“一切景语皆情语".
2、直抒胸臆。
问题二:本次在写景时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实景,别时情景。虚景,别后想象。虚实相济。
三、背诵全词
下面我们在理解全词内容的根底上,背诵全词.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鉴赏了柳永的一首别离词《雨霖铃》,这是一首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作品,.(精品文档请下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杀秦王时,荆轲高歌而去时所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和友人送别时的情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悼念亡妻王弗时所作……(精品文档请下载)
人们常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我们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精品文档请下载)
布置作业
1、继续背诵作品.
2、自己任选一句诗,画一幅画,再现诗中意境,体味作者感情。
附:板书设计:
题目:《雨霖铃》
柳永
内容:意象:
实景{寒蝉、长亭、黄昏、都门、兰舟}
虚景{烟波、雾霭、杨柳岸、晓风、残月}
意境:凄清冷落
主旨:离别时的悲伤痛苦之情
写法:
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2、虚实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