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让绿色走进幼儿的心灵.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让绿色走进幼儿的心灵.doc

上传人:sbuufeh058 2017/8/2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让绿色走进幼儿的心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让绿色走进幼儿的心灵
【摘要】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尤为重要。大力提倡利用废旧材料来创设环保环境、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孩子们在环保环境的熏陶下,发现废旧材料的价值,学会了变废为宝,学会了创造美的环境,学会了爱护美的环境,绿色环保的理念正悄悄的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关键词】环境保护;废旧材料;教育环境;幼儿心灵
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劣,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而幼儿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环保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既遥远又陌生的概念,他们无法将日常生活中自身接触到的事物与环保概念联系起来,因此,难以对他们实施环保行为的教育。而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营造适宜的环保教育环境,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与之渗透融合,则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大力提倡利用废旧材料来创设环保环境、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充分利用废旧材料来营造幼儿环保教育的适宜环境,借助环保环境的良好氛围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孩子们在环保环境的熏陶下,发现废旧材料的价值,学会了变废为宝,学会了创造美的环境,学会了爱护美的环境,绿色环保的理念正悄悄的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一、废旧材料创设环保环境――孕育孩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多种材料,凸显废物利用的价值
在环保环境的创设中,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在材料的选择上,一是大量的选择农村自然材料,如稻草、竹子、泥巴、芦苇、贝壳、螺丝等,让幼儿感受到这些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经过巧手制作,即能变成一副美丽的风景图画。二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废旧物品,如饮料品、旧报纸、纸盒、果壳、毛线、蛋壳等,让幼儿发现生活中丢弃的“生活垃圾”经过巧手改造,即能变成造型生动的艺术品。在制作上,精心构思,巧手制作,采用教师制作、幼儿制作、师幼合作、亲子制作等形式,一样样不起眼的废旧材料,变成了美丽的“稻草灯笼”、“贝壳鱼馆”“蛋壳画”、“五彩毛线变变变”等系列作品,创设出了具有浓郁环保气息的环境特色。孩子们用自己的巧手改变着这些原本要被丢弃的废旧物品,让它们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在制作的过程中,环保意识也一点一滴地在孩子的心中发芽。
(二)主题墙饰,环保环境的名片
在主题墙饰的设置中,提倡利用多种废旧材料来进行创设。这些材料有着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动态和色彩。按照活动的进程,提供幼儿不同的材料,让孩子来创造,精心构思,创设具有环保特色的园本环境。
结合主题活动《纸是怎么来的》,将各种广告纸、平时用剩的各种彩纸的边角料、包过花束的包装纸、各种纸盒、零食盒,卷筒纸芯、一些胶带纸芯等,制作出各种纸的美丽造型,例如,利用广告纸不规则的色彩剪出了别具一格的窗花,给纸盒添上报纸撕的五官做成纸盒娃娃,在卷筒纸芯的外面用油画棒涂上漂亮的颜色,拼接在墙上,做成了五颜六色的汽车轮胎等。在这凸显浓郁环保理念的环境中,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学****兴趣,发展了欣赏力、创造力、想象力,而且孕育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区域,每一个角落弥漫变废为宝的气息
为了更好的体现环保特色,在不同的区域里提供各种废旧材料,让幼儿以区域活动为形式来操作废旧材料。由于墙面布置引发了幼儿对于废旧材料的关注,孩子们就会有目的的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