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
班级:11级测绘工程
姓名:Elimy
学号:1234566
主要内容:
一、前言
二、臭氧层的破坏现状
三、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四、保护臭氧层的对策
一、前言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臭氧(O3)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距地面15~35公里的高度上有一个臭氧含量较高的臭氧层,它好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二、臭氧层的破坏现状
1985年首次发现南极上空春季(10月份)出现大范围臭氧含量下降(臭氧洞)以来,范围不断扩大,程度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1985年首次发现南极上空春季(10月份)出现大范围臭氧含量下降(臭氧洞)以来,范围不断扩大,程度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臭氧层空洞的遥感卫星图像
2、我国青藏高原臭氧空洞情况
臭
我国科学家1995年报道,青藏高原上空每年6—9月份也存在臭氧含量明显下降,臭氧空洞也已形成。其空洞中心臭氧含量比周围低约11%,%的速度在下降。
氧空洞情况
三、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长期反复照射过量紫外线将引起人体细胞内DNA的改变,细胞的自身修复能力减弱,免疫机能减退,皮肤发生弹性组织变性,角质化以至皮肤癌变,诱发眼球晶体发生白内障等。
(2)对植物的影响
紫外线UV-B辐射强会引起某些植物物种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影响农作物在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能力,造成植物获取的营养成分减少,生长速度减慢,另外,紫外线UV-B辐射的增加,还会改变部分植物细胞内遗传基因和再生能力,使它们质量下降。
(3)对建筑材料的破坏
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加速建筑、喷涂、包装及电线电缆等所用材料,尤其是聚合物材料的降解和老化变质。由于这一破坏作用造成的损失估计全球每年达到数十亿美元。
四、保护臭氧层的对策
逐渐减少和终止臭氧耗竭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1977年联合国通过了《臭氧层行动世界计划》,并成立了“国际臭氧层协调委员会”。1985年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签署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2000年全面停止氟利昂的使用,发展中国家在2016年冻结使用,2040年淘汰使用。
希望人类可以早一天解决臭氧层破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