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包装设计论文绿色包装设计论文:论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 】是由【ranfand】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包装设计论文绿色包装设计论文:论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包装设计论文绿色包装设计论文:论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
摘要: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应运而生的,二者之间有着浑然天成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剧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对二者密切结合的价值了然于胸,大力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包装,还世界一个窗明几净的空间,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绿色设计;绿色包装;原因;结合价值
“红灯停,绿灯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交通规那么。然而,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已经亮起了“绿灯〞,这里的“绿〞再也不是众所周知的外表含义,而是代表着社会的开展趋势,是顺时代潮流而生的富有新内涵的词。在与人们联系日益紧密的商品生产中,更需要设计师们坚守绿色设计理念,付诸于绿色设计包装的行动中去。目前,绿色设计与包装浪潮已席卷全球,作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它的影响涉及到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方面。虽然我触及的只是他们的冰上一角或是九牛一毛,但随形势而前行的我怀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来谈谈自己的思想,虽然不是真知灼见,也不是那么犀利深刻。
1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其关系
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外乎资源、环境、人口三大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最为突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定?均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标。我国在开展中国家中更率先提出具有约束力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这些无疑在向世界昭示环境问题迫在眉睫,环境威胁不可无视,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而由于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啸、海平面上升;我国2021年的冰雪灾害、2021年局部地区遭受50年来最严重旱灾。鉴于对环境问题的透析,以环境保护为着眼点,“绿色服饰〞,“绿色食品〞、“绿色汽车〞等口号在全球范围内响应起来,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绿色风〞。而要做合理的绿色消费关键在于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包装。一项调查研究说明,食品设计与包装的碳含量占商品包装总量的70%,主要表达在覆盖纸、塑料、玻璃、金属四大面。而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是碳减排的主要途径。于是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呼之欲出。总的来说它们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深而生成的。
虽然二者产生有着相同的因素,但作为不同的提法必有区别之处:
(1)在概念上。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它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本钱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而绿色包装是指能够循环重复使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包装减量化,且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材料、制品加工到废弃物处理)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相比之下,后者较前者更明确地提出对人的重视且不造成公害,前者那么内隐其中,具有间接性。
(2)在遵循原那么上,绿色设计以“3R〞即减少环境污染(Reduce)、减少能源消耗(Reuse)、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Recycle)为原那么;绿色包装在此根底上又多了“1R1D〞即能源再生(Recover)和可降解(Degrad-able)原那么。对照可知,后者比前者对产品的要求上更深入、更严格,毕竟包装是产品投放市场的最后一环。
(3)绿色包装不一定需要绿色设计,它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绿色设计那么须有一定的理论来支撑,且包含有包装设计的内容在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所以二者不是对立的绝缘体。绿色包装设计是整个包装过程的首要环节,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包装的每个部件,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耗材也是绿色包装实施的有效途径。例如一些小饰品在设计是要尽量考虑到其美观度,采用适宜可行的材料进行包装才能提升它的价值效益。由此可知,二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关系。
2二者结合的价值所在
我认为,绿色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而包装那么侧重于一种实践性活动。在都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护人类健康为基点的根底上,把二者进行优势组合形成所谓的“黄金伙伴〞系列,那么其价值表达无论是对人类、自然还是社会而言将是百益而无害的。所以,我认为二者双重组合的优势如下:
首先,二者的有机结合立足于环保,维系人类生存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由于产品的复杂多样功能性格的日益个性化,在进行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包装时必然要以环保为第一要务,而环境得到了改善,人类的生存与延续才有希望。一般而言,设计与包装从设计包装产品的性能、环境对产品的影响、包装设计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来考虑,而二者那么更在于向保护环境上倾斜。因为包装与设计绿色化可以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EVI是最早的电动汽车,也是节能效果最好的汽车,就在于它采用全铝合金结构,设计流线造型,致使一次充电可行驶112-114Km。这样既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空气污染,保护了环境。“现在已经成熟的技术,1吨废纸可以再生800Kg新纸或830Kg的纸板,相当于减少砍17棵大树,可以节约木材4m,同时可以减少废气物排放量约70000Kg,减少35立方米的水污染。假设能充分回收利用全世界的废旧包装纸,就能满足全世界新纸张的需求的75%,可以保存800万公顷的森林不被砍伐。〞如果按照上述这种积极乐观的算法与心态去践行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那么重返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怡人环境将指日可待,而人类生存的开展将无后顾之忧。
其次,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开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二者的过程不仅仅是塑造产品企业形象的过程,更重要的那么是满足消费者绿色、平安、科学合理消费的过程。他们为注重产品对消费者的身体和心理产生的影响。现今的香烟、酒品、保健品、日用品等的包装设计无不朝着环保型、平安性、多功能性、标准化方向开展,这些均是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主导而考虑的因素。有人曾说“芬兰设计中最经典的杰作——白瓷餐具系列表达了北欧设计哲学的精髓〞,好的设计就是没有设计。秉持着简约即美的原那么却让这看似不起眼的餐具将“以人为本〞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社会对环保设计包装材料的急迫呼声越来越高,二者的结合具有节约资源能源、减量、易回收利用,防止减少废弃物产生,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因此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保持良性循环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开展。相反,“比方碳酸饮料的纸杯都不能回收,因为纸杯外外表有一层蜡膜,不可能通过人工将其与纸别离,所以无法再生制浆。〞如果进行这样的生产,就不符合可持续开展中“少投入,多产出〞的集约型模式,更不符合科学开展观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共同开展,而二者结合那么表达了产品的各环节中人与自然,销售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平等与和谐。根据二者所遵循的原那么可知,在对待环境上须是无污染破坏性的,对待消费者须是公平合理的,对待产品须是科学平安的。例如ANHEUSER·BUSCH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绿色包装概念,并荣获多项包装设计大奖,他将啤酒的玻璃瓶包装与铝罐集合起来,形成新的铝瓶包装。这种包装设计不仅特别、漂亮,最重要的是100%可回收利用,这样的包装设计既符合绿色的理念,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还满足了群众的消费需要,一举三得,怎么能不值得我们提倡呢?
第三,二者的有机结合是顺应世界开展,迈向了绿色时代需要的产物。在绿色消费形式的推动下,消费者倾向于选购对环境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已成大流。而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相结合那么更增强了这种浪潮的动力,并且从产品的投入到产出到消费,其中每一步都注入绿色设计元素,进行包装的实践,标上绿色的标志,那么在国际贸易就容易被外商所接受,而对外贸易的阻力将会大大减少。这充分表达了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顺应了国际环保开展趋势的需要。即使是在应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就环境制定相应标准的ISO14000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也可以轻而易举的绕过。因为二者的结合在产品中已经符合了1993年5月欧共体正式推出“欧洲环境标志〞的要求。绿色时代是大势所趋,而绿色设计与包装的结合必然会为人类所欣然接受。
3结语
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不应仅仅只限于一个建议或提议,它理应成为现实文明和未来开展的方向。许多人士提出“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将成为21世纪工业开展的热点之一,它缘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要求。面对当前全球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温室效应和资源殆尽的危机,绿色设计与绿色包装的有机结合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杨福馨,侯林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陈纲,唐爱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中英双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