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1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15篇.docx

上传人:A小yi 2022/12/13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15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15篇 】是由【A小y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1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15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15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篇1
叶嘉莹1923年生于北京察院胡同,1948年跟随身为国民党军官的丈夫迁往台湾。最初她任教于台湾彰化女中,之后受台静农先生赏识,1954年至1969年先后被聘于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1969年,叶嘉莹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2022年她回到祖国定居,并受邀在天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这是1974年,叶先生申请回国探亲,写下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祖国行长歌》中的长词节选。在陈传兴看来,叶先生对祖国的深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和使命感,是最打动他的。
“上世纪80年头初,没回国定居前,她都是自费往来于祖国和加拿大之间,为大陆的公众讲授诗词、传授吟诵的方法,2022年她向执教的南开大学捐赠1700余万元的个人版税和稿酬,成立南开大学教导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我觉得是时候,把叶先生的故事、把她的精神世界,通过影像语言,讲给观众听。”诗词、家国、血缘,在叶嘉莹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织,陈传兴梦想用影像语言,把自己和叶嘉莹先生同样从中国诗词文化中获取的人生滋养,共享和传递给更多的两岸观众。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在电影中,陈传兴也完成了一次大胆的测验:“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中国自己的电影美学表达方式?”
敦煌壁画、晋祠、五台山佛光寺……长短句、慢词、小令,2个小时的电影中,陈传兴试图用最中国的元素,写意悠缓又留神留白的方式,向观众陈述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以及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结。
陈传兴说,他相信在诗的国度里,大家可以一起飞行,消弭所谓语言、文化、国家、时间的隔膜,同时通过诗词,为两岸民众开启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之门。
可惜于在台湾,已经鲜有年轻人知道叶嘉莹先生、喜欢古典诗词。拍摄《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实际也是在了陈传兴他自己的一个心愿,作为一名艺术工的社会使命。
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公映,陈传兴“诗人三部曲”终曲。谈到为何要花费10年的时间,以漫长的生命时光,去探寻诗人的精神世界?陈传兴给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诗人的人生,想表达和述说的,其实是中国文化在体验不同历史时期中,一向在留存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时间,专注拍摄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派诗人,类似有陈传兴没有明说的私心。他梦想用诗歌重要的黏合剂,把中华文化和历史以及整个华语世界中的人凝结在一起。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篇2
多少年过去了?在风雨中吟啸、在花雨中徐行、在诗词里观照人生,叶嘉莹先生走过来的是一路坎坷,貌似应验了王国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句话。先生历尽生活的百难,一生有多少说不出的苦,幸好诗词给了她活下去的气力。
最近先生看完我发表在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一篇写她的长文《欲将修短争天地》后,她便报告我一个小小的机要:其实“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体会,过乐观的生活”,是在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刚因车祸去世后,她在悲哀痛楚中挣扎起来时,曾经写下的两句自我勉励的话,只不过由于当时,她觉得不好意思说这样洞观人生的话是她自己的体悟,所以曾经托名说是她老师顾随先生说的,但现在她年事已高,所以她供认了这是她自己的话。如今想来,这两句话不正是先生在中国诗词道路上一路坚毅走来的写照!
“剩得书卷解沉哀,弱德持身往不回”,先生以为“词人是处在弱势的地位,不能够表白,也不能够言说,但是他有一种持守的品德。我处着一个弱者的地位,……在我保持一个弱者的容貌之中,我有我的持守……就是你的品格跟梦想,不理应为外界的环境所左右而变更”。所以先生首倡这“弱德之美”,即使自己处在艰苦苦痛之中如故终身持守。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5—
今年先生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是未上映先轰动,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线售票时,5秒钟全部售罄,后来还得了电影金鸡奖。而每个看过电影的人,在山河唯美空灵的镜头上,在佐藤聪明《秋兴八首》的配乐中,在先生吟唱诗词优美的嗓音里,一同体验先生传奇的一生,无不感动不已。
导演陈传兴先生说:“叶先生与诗词的关系,已经深到生命里面,她就像一个水月观音一样,让人渡过诗词的大河,到河的对岸。”先生曾有两句诗“要见天孙织锦成”和“柔蚕老去丝难尽”,先生把自己比作一条吐丝的蚕,因她从小喜欢中国古典诗词,70余年从没有中断过教书,她梦想她的学生和全体像她一样喜欢古典诗词的年轻人,能够把她所吐的丝织成美观的云锦,就像顾随先生早年对她的勉励和庄重的托付一样。
在今年庚子初夏,扬州广陵书社印了一部《驼庵迦陵师生酬唱集》,顾名思义,内容就是顾随先生和叶先生的诗词唱和。书是传统的木板手工雕版,用上等贡纸手工印刷,并作经折装,并配以宋锦函套,限量印成红、蓝、黑三色,可谓尽善尽美。这折子先生曾握在手中摩挲良久而不能释,那是文字因缘骨亲,更是他们师生传承永继的见证。
2022年,我想从台北飞天津探望先生,先生在电话里头说:“我实在太忙,一般很少跟人聚首见面,我已经太老了,自己有好多事情要拾掇和整理都来不及……”先生这么一说,听来是拒绝我的探访。然我不死心,过了一段时日,又致电先生,不意先生竟允许11月19日早上与我相见,我便在前一天清早直飞北京,转车天津,航空陆路,抵达先生家已是入夜五点半了,我这突然提前到达,一下子貌似打乱了先生的生活节奏。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5—
然先生还是和我聊了许久,说起了上回在台北与周梦蝶先生的晤面,谈及痖弦先生曾在电影院外面看到她的往事。在先生为我带来的书一一签名后,我计划离开之际,照管先生的阿姨突然问先生说炸酱有多煮,要不要留我下来吃炸酱面?
因阿姨这么一问,先生就没有让我这万里而来的客人离开,说:“我实在太忙,我要去打定明天下午的讲稿,今期《中国文化》中有我《要见天孙织锦成》的演讲整理稿,你自己坐着看。待会一起吃饭,没打定,只有简朴蔬菜,炸酱面不知道你是否吃得****惯?我吃得简朴。”而阿姨一边煮面,一边对我说:“先生只要有演讲,都一向做打定,往往到晩上两三点都不睡觉……”
不久,阿姨端出了两碗面、一大碗炸酱、豆芽、毛豆和菠菜,先生便每样分出半碟给我,然后我们各自舀了炸酱拌面,食不言,我就厚着脸皮悄悄地陪着先生吃了一顿晚饭。我猜先生平日是不留客人在她家用饭的,这次应算是特例。我现在偶然想起这一件事时,还是觉得分外得意,由于能和先生一起吃饭,此生难得。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7—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篇3
可能是由于近年来传统文化逐步成为一种流行,可能是由于流行了之后察觉除了古人,当下的“偶像”极度稀缺,最近,一部陈述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成为一时文化现象。读过叶嘉莹诗词的人,并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但不阻力这一代年轻人渴望接近她。96岁的叶嘉莹,突然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电影只有120分钟,拍摄过程却累积了几十位受访者的百万余字素材,同名衍生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的出版,可以算是弥补了影片篇幅有限的缺憾。
陈传兴想把一个女诗人的个人历史、一段家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国古诗词的几千年历史,投射到同一个落点上。我相信每一种历史都是真实的,但相伴发生的未必是完全的因果关系。所以,我更看重不同的人对叶嘉莹的描述。“盲人摸象”并不确定是贬义词,每一片面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除了“穿裙子的士”“诗的女儿”这些头衔,她也是女儿、妻子、母亲、学生、老师……假设说叶嘉莹在古典诗词上的成就如朗月当空,清辉万里,那每位受访者就仿佛江河湖海,分别映照出她的不同侧面,她不是神,是一个鲜活灵动的人,波光粼粼,是谓月映千川。
诗人席慕蓉的挚友是叶嘉莹在台湾大学的学生,她与她由此结识。叶嘉莹第一次见到席慕蓉,第一句话是:“我也是蒙古人(族)。”叶嘉莹从未在任何作品里提过自己的族姓叶赫那拉,她的祖上虽然是旗人,居住在叶赫水畔,却本属蒙古族土默特部。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7—
无论回到中国,还是回到北京,回乡——这个千百年中国诗人的关键词,也贯穿了叶嘉莹大半生的念想。在她快80岁的时候,一个秋天,席慕蓉陪着她去叶赫(现吉林省梨树县叶赫镇)探索祖先的故土。
叶赫古城遗址如今只是一片高出来的土堆,陪伴的一个热心人先行跑上去探路,回头说,叶老师您不用上来了,上面什么都没有,就是片玉米地。叶嘉莹还是持续往上走,日已西斜,秋天的红玉米挂在那里,紫红的穗子垂下来,风一吹,发出阵阵沙沙的声响。
叶嘉莹站着看了一会儿,转过头说:“这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景象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现在的心情和诗里说得一模一样。”
快80岁的叶嘉莹,是他们家族第一个回到叶赫水畔的人,她还找到了三千年前特地为她写的诗。3年后,81岁的她又想去看蒙古高原,席慕蓉陪着她又启程了。在海拉尔,叶嘉莹口占的第一首绝句是:“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扬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9—
叶嘉莹是他们家里唯一一个在一百年、甚至三百年里,回到土默特蒙古高原的族人。她跟席慕蓉说,她在北京的家已经没有了,可是到了蒙古高原,天穹低处尽吾乡,突然之间,人就开启了。
有时候我想,假设人生是电影,就能在不顺遂的时候黑屏,出一行小字“某年以后”,把凄怆快进到烟消云散。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说,诗人有两种:客观之诗人,不成不多阅世,阅世愈深,那么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那么性情愈真。叶嘉莹约莫属于后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时的助手。她记得,有一次叶嘉莹在国家图书馆讲女性词的时候,谈到法国作家法郎士写过一本《红百合花》,书里说一个女子假设出世在一个对比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的生活也对比幸福,到30岁的时候连一场大病都没有生过,那么,注定她对人生的熟悉是短浅的。
当花间词的用女性口吻表达男性的阴柔一面时,叶嘉莹在一个被压抑的环境里半生飘扬,站在高原之上说“余年老去始能狂”,这个场景,让人想起苏东坡、辛弃疾。在访谈中,叶嘉莹和她的学生,也会反复提到《人间词话》里的那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在这本访谈集中,我察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几十个人的记忆中,叶嘉莹都是以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她与家人的亲近关系只存在于她自己的口述中。难得有人提到她先生,还说的是“她的先生很不讲理,她自己这么精彩的一个人,竟然都可以忍下来”。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9—
1971年的夏天,文化史学者郑培凯在哈佛大学学****经常去哈佛燕京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善本,经常碰见叶嘉莹,“叶老师只要进了图书馆,就一全日不出来”。郑培凯到香港后,创立香港城市大学的中国文化中心,曾请叶嘉莹来承担客座教授。让他惊疑的是,叶嘉莹竟然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个很大的箱子。就这样,她一个人住了一个学期,那一年,她80多岁了。
离开香港前,郑培凯去送行,一进门就望见她自己在那儿拾掇行李。她把全体行李拾掇在一个大箱子里,外面再用带子绑起来,绑得分外好。她对郑培凯说:“我都****惯了,旅行的时候都是这样,都是自己做。”
叶嘉莹有一个自创的概念——弱德之美,意思是要把内心的感情收起来,要有一种持守、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不能表达出来的。但“弱德”不是薄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气力支持。
叶嘉莹说过,有时候集大成的时代,譬如西晋太康时期,正是质朴的五言诗在风格上将转未转的一个阶段,却没展现一个可以集大成的天才,那是诗人对不起时代;有时候诗人很有才华,可是遇到的时代不是文学进展集大成的时代,譬如江西诗派,那是时代对不起诗人。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11—
从1924年至今的近百年间,是不是一个对得起叶嘉莹的时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她确定是对得起时代的。
有一天,叶嘉莹打电话给学生施淑仪,请她把自己梦中偶得的诗句用书法写出来。那首诗是“换朱成碧余芳尽,变海为田夙愿休。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青春年华已经远去,但还是要把眉黛扫成春山,那是无望中的梦想。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叶嘉莹篇4
《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一部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此前曾计划拍摄了在两岸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台湾最重要的文学家、作家的一生,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告成上映,标志着陈传兴“诗歌三部曲”创作终章。
导演陈传兴介绍,为拍摄全景式反映叶嘉莹先生“历经磨难又活得光亮的一生”,电影拍摄团队用时3年,分别在两岸、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叶嘉莹先生出世、学****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采访了叶嘉莹先生的亲友、学生40余位,力图恢复叶嘉莹先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历经烽火硝烟、家道变迁,活出如诗一般铿锵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内心中由于有古典诗词作为支撑,所以历经磨难照旧能够活得足够光亮,到了晚年,她还能够想到用曾经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古典诗词反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成为整个华人世界的一道光辉。”陈传兴说,这是叶嘉莹先生最让他感动的人生气力和去拍摄这部传记电影的驱动力。他梦想透过《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传递一个核心的观念:中国需要有诗。在任何时代,不管是和平、战役、苦难的时代,诗人的存在为什么都是不成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