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聂绀弩的“鲁迅体”.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聂绀弩的“鲁迅体”.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7/9/2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聂绀弩的“鲁迅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聂绀弩的“鲁迅体”
鲁迅晚年有几个小友,在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气,但后来念及导师的友情,一直不忘的是对鲁迅思想的呼应。他们经历的命运都很曲折,那些都是鲁迅也未曾料到的存在。在极其艰苦的时候,自我的扭曲伴随其间,细想起来,血液里有鲁迅的因子,在文章与气韵上衔接了一个重要的传统。缘于此,在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时期,众人坚守的绿地,智性得到了生长。
我感兴趣的鲁迅旧友之一,是聂绀弩先生。关于他,传奇的一生里有惊人的故事,那些纠葛着历史的痛区,至今让人颇多感怀。他一生一波三折,都以从容之态对之,一个个险境都克服过去了,而留下的文字则让人过目不忘。聂绀弩去世后,关于他的评论一直很多,旧体诗的话题占了大半。喜欢他的人,多因了那率直、坦荡的人生,还有所留下的不多的文字里的奇气。在一个缺少趣味的时代,他以生命之痛写下的文字,映照了历史的一隅。
我在二十多年前参加过一次聂绀弩的追思会,吴祖光、尹瘦石、丁聪、舒芜等一批人都来了。那是一个雪日,我们聚在万寿寺的一间古屋里,听那些老人讲聂先生的为文之道与为人之道。传奇里有诗,诗中带史,杂然轰响中过来的人生片影,真的像一部曲折的小说。
那一天谈得最多的是他在北大荒的故事,以及晚年的诗,论者对其旧瓶新曲以高度评价。我记得吴祖光说到聂绀弩以苦为乐的往事时的感叹,好似一段心史的流露。我也因此对他的作品有了了解的冲动。许多年后,侯景天先生编辑了《聂绀弩诗选》,书出版的时候,我在人民大学主持过一次聂绀弩诗歌研讨会,当日聚集了李锐、章诒和等人,讨论很是热烈。对于一个远去的老人的敬意,除了那智性外,人格的力量是主要的吧。他身前友人的陈述,倘翻印给青年一代,则对那些历史的片段的理解,一定有用的。
大凡?x过他的书的人,即便观点与其相左,也能为其磊落的性情所感。在作家队伍里,他可能在文体上最接近鲁迅。1940年代的文坛,杂文最有气象的当非他莫属。他那时候留下的文字,倒是映现着鲁迅传播史动人的一章。
鲁迅在世时,他们交往的世间并不长。据材料看,他们相识于1934年,那时候聂绀弩是《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的编辑,鲁迅曾投稿于他。后来聂绀弩与鲁迅、萧军一起创办过《海燕》,有过亲密的接触。1930年代初正是鲁迅左转的时期,鲁迅文章的格式与韵味,给聂绀弩的印象是深远的,以致许多年过去,其面影一直在他的脑海中,他自己的文体,也打上了浓厚的鲁迅色彩。没有了鲁迅的文坛,在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方面,是聂绀弩延伸了相近的主题。鲁迅传统经由其笔触的转动,在新的环境里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
就一生的变化而言,聂绀弩前期是左翼的斗士,社会思想与鲁迅极为相近。后期因为屡遭磨难,风格大变,精神中多了苍冷的因素。那是左翼精神的另一种变异,在这个变异里,他与鲁迅的距离,反而显得更近了。
他的杂文在1940年代已经日臻成熟,调子沉郁、悲慨,还略带一丝幽默之风。那时候他的主旨集中在对社会黑暗的抨击上,对国民党“党天下”的嘲讽,对***官僚、恶霸的揭露,冷嘲者有之,怒骂者亦多。与鲁迅《二心集》里的文风颇为接近。一篇《韩康的药店》写恶霸对民间智者的亵渎,画出中国社会的一角,其中也隐含着社会不公带来的革命的必然性。文章有小说笔法,也带杂感家的幽默,洋洋洒洒之间,思想的亮光照耀着苦难之世,让人在彻悟里有走向十字街头抗争的冲动。
因为有过苏联生活的经验和北伐的经验,他对世态的感受没有书斋里的隔膜,看人看世,能够顾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政治的敏感是超出常人的。但也因为没有政客气,其言及社会文化与政治风云的文字,又多见知识分子的味道,乃思想的审问者和追思者。是左翼,很少左翼腔;像文人,但拒绝士大夫气。这就使他既不像周扬、夏衍那样领袖气,也不像京派那样书斋气。这样的选择,在路径上有现实的感召,许多左翼作家并没有类似的本领。就文章而言,他的独特性,是衔接在鲁迅传统中的。
他的古代文学修养很好,对于六朝、唐宋元明的文人生活,都有一些心得。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多少见到一些立体感。这些感受与鲁迅极为接近,或说受到鲁迅的影响也是可能的。另一方面,他与鲁迅一样,对文人的批评很是尖锐,在思想上有出离旧的营垒的果决。从他对周作人、沈从文、曹聚仁的态度上,可以见到鲁迅的影子之长。鲁迅死后,聂绀弩持续与书斋里文人的论战,倒暗合了左翼文学的另一种精神。
聂绀弩的文字带有血性,没有孱弱的样子,是热风的喷吐,以炽热的光照着周边的世界。这种行文,趋于斗士的风格,都非象牙塔中人喜欢的存在。他的好恶,让人想起鲁迅晚年的选择,但较之鲁迅宽阔的胸怀,还显得格局简单。他言及周作人,嘲讽的因素多,不能以文化的逻辑思考其精神的来龙去脉,自然少了鲁迅式的理解。对于曹聚仁,他的批判显然过火,没有意识到在大的灾难中,多元文化的思路可能避免一些人间悲剧。这些争鸣,他在晚年很少提及,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