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槲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格式:doc   大小:7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槲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Hitter 2017/9/4 文件大小:7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槲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B38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XXXXX—2017
槲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inical regulation of seedling production on Drynaria roosii Nakaike
2017 - XX - 发布
2017- XX - XX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槲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种苗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品种、繁殖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槲蕨种苗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术语和定义
原叶体
蕨类的配子体,一种绿色心形结构,既可以产生雄配子也可以产生雌配子。
孢子体
在植物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和具2倍染色体数量的植物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生产品种
槲蕨科槲蕨属植物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
生产技术
槲蕨生产技术按照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执行。
播种前准备
孢子的采集与处理
采集成熟的槲蕨孢子,去除杂质,分离出净孢子装入离心管,放于4 ℃冰箱保存备用。
基质处理
基质要土质细碎、疏松、透气,以过筛的泥炭土:细河沙=3:1混合配比最佳。121 ℃高温高压灭菌20 min,杀死杂草种子和虫卵。
播种器皿的选择
选择高约6 cm~7 cm塑料盘作为播种器皿,将塑料盘底部打孔,装入基质,厚度为2 cm~3 cm,刮平后压实,浸透水待用。
播种
将孢子均匀的播撒于基质表面,播种密度不宜过大,密度过大将影响成苗率。将播种好的器皿盖上保鲜膜进行培养。
培养条件
光照强度保持在1800 lx~2500 lx,光照周期16 h/d,培养室温度为25 ℃±2 ℃。
播种后管理
播种10 d~15 d,孢子萌发,基质表面变绿,50 d~60 d出现大量原叶体,期间要经常喷水,以利于受精的完成, 按照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执行。90 d~100 d后大量孢子体形成,期间每10 d喷施1/2 MS营养液。
分苗移栽
待植株有2片真叶,株高2 cm左右时,选用100孔穴盘分苗移栽。基质选用泥炭土:珍珠岩=3:1。4 d~5 d缓苗后施用1 500倍花多多1号20-20-20, 1次/15 d。
定植
当株高3 cm~4 cm时,即可定植于50孔的穴盘,选用优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