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0
文档名称:

《幽默语文知识》家庭教育百科丛书.pdf

格式:pdf   大小:2,836KB   页数:3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幽默语文知识》家庭教育百科丛书.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9/10 文件大小:2.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幽默语文知识》家庭教育百科丛书.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汉字和语法
汉字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假定性符号,具有表意性特点。一
般说,能从形见义,从义定音。
汉字的结构特点有二:一为单一结构,如“木”、”;一为
复杂结构,如“休,,由人和木组成;“祭”,由肉( )、又(手)、
示组成。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有了单一结构,才能有复杂结构;有
了复杂结构,才能使汉字大量产生。
汉字的结构方法是有一定规律的,其笔画、偏旁和部位格式都
得要清晰度高、系统性强。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六种:象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
象,世称“六书”。
汉字的形体不断发展,由甲骨文、钟鼎文、篆书(大、小篆)、
隶书、楷书、草书到行书,字形由难写改革为易写,由笔画繁多改
革为简便。说明避繁就简是社会的需要,是民众的需要,故政府实
行汉字简化是势在必行。
汉字要规范化,既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繁简合体字,也
不能自造简化字。规范化的关键是要认真纠正错别字。其方法概括
为:要识别形体相似的字,弄清笔画、偏旁。勿要错误地类推简化
偏旁,勿要张冠李戴和半简半繁;弄清字义;弄清字音,勿要只读
半边字。
总之要想消灭错别字,必须把汉字的音、形、义弄清楚。譬如
音、形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多义字;形、义相同而音不同的多音字,
多音多义字,同义字,同音字等,从根本上消灭错别字。
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具表意特点,要学会一个字,必须掌握它的形、音、义。
形:汉字形体固定,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如纸、低),多一
横少一横不行(如融、南),缺口朝向也不能错(如虐、雪),左右
上下有序(如明、昌),偏旁部首不能混乱(如管、菅;冷、泠),
细微处要清楚准确(如戊、戌、戍、戎,乙、己、已、巳)。
音:汉字同音者相当多, 如由“华”组成的字, 有铧、骅
哗、桦等都读“华”音, 但晔、烨则不读“华”音, 而读
“夜”音。有些字在此处的读音, 到彼处则错了, 如“差役”
的差( , 在“差别”中读“, 在“参差不齐”中又读


义:汉字的义跟形、音有着复杂的关系。字形相似,音和义不
一定相近,比如“修葺( ”的“葺”和“鹿茸”的“茸”;字音
相同或相近,但字形和意义也不一定相同或相近,比如“工事”的
“工”和“公事”的“公”。即使字形和字音都相同,意义也不见得
一样,如“乘机”的“机”和“乘机”的“机”,音和形相同,然
而一个是“机会”的意思,一个是指“飞机”。
如果对字的音、形、义任何一个方面有所疏忽,都会有碍正确
学****汉字,甚或闹出笑话。例:
“妹妹我思之”
清代,一次科考中,有位考生将试卷中的“昧昧我思之”误写
成“妹妹我思之”。考官阅卷时又好气又好笑,便朱笔一挥,批道:
“哥哥你错了”,恰与考生误写的那句形成一副对联。这奇特的考卷
评语不胫而走,一时传为笑谈。
“昧”和“妹”, 两字虽读音相同但偏旁不同,
意义也大不相同。稍一马虎, 不但功名无望, 还传为
笑柄。
好( 郝) 与好( 浩)
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句话“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
读书”问同学们谁能读。
一位胖墩墩的同学站起来读:“好( 郝) 读书不好(
郝)读书,好( 郝)读书不好( 郝)读书。”老师让他讲
讲,这是什么意思,小胖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引来哄堂大笑。”
一位“羊角辫”站起来读:“好( 郝)读书不好( 浩)
读书,好( 浩) 读书不好( 郝)读书。”她接着解释说:
“一个人正当青春年少,精力旺盛,最最利于(好郝) 读书的
时候,可是有人却不喜爱(好浩) 读书,等到上了年纪,知
道学****的重要, 喜爱( 好浩) 读书了,精力却衰退了, 心有
余而力不足,就不易于(好郝)读书了。”
句中的“好”字, 是一字多音, 读音不同意义也不
同。读三声时,放在动词前当“易于”、“便于”、“利于”
讲,读四声时,放在动词前,当“喜爱”、“爱好,,解。
不管有理无理
从前,有个农夫遭诬告被抓到县衙,县官喝令责打。农夫忙
说:“别打,小民有理。”县官以为他“有礼”,便转怒为喜,命衙
役受礼,农夫却说:“我有理无礼。”县官闻言大怒:“给我打!”农
民又急忙申辩说:“我真的有理呀!”县官喝道:“不管有理无理,
先打二十大板!”
“礼”和“理”是同音异字, 贪财的县官误以为
“有理”是“有礼”,将一副贪婪嘴脸暴露无遗。
打针
有位叫张国瑞的工人师傅,因发烧到医院打针。他将病历本交
给护士,坐到长椅上等着。一会儿,护士叫:“下一个,张口喘!”
张师傅心想:“这是叫谁呢?”便没动。护士举着病历本又喊:“张
口喘”张师傅一看病历本说:“这是我的病历本。”护士瞪着
眼说:“是你的,你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