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蒙氏理论2.ppt

格式:ppt   大小:532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蒙氏理论2.ppt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7/9/11 文件大小:5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蒙氏理论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
什么是蒙台梭利
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于1909 年在其著作《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及1936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中开始推广,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和探索精神。
名言:我听到了,随后就忘记了
我看到了,我就记得了
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人物介绍
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5岁因为父亲调职而全家迁往罗马,13岁米开朗琪罗工科学校学****数学,16岁毕业。
1886年,进入国立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专攻数学。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
26岁获得女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博士论文成绩至今无人超越,1896年,担任罗马大学附设医院助理医师,主要治疗智障儿童。
1901年,再次回到罗马大学,进修哲学、普通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以扩大和加深自己的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教育正常儿童的方法。
1907年1月6日,蒙台梭利在罗马劳工区SanLorenzo成立儿童之家,给那些来自社会上弱势家庭的儿童。
1909年,重要著作<蒙特梭利教学法>出版意文版。(意文版名称为《应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之科学的教育方法》),首次师资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
1929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丹麦能力,蒙台梭利担任会长。
1952年,蒙台梭利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岁。
父亲:贵族后裔,退役后做银行职员
母亲:虔诚的天主教徒,性格温柔善良
蒙氏教育的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蒙氏教育原理
蒙台梭利教育的目的:
1,直接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工作”不仅促进其感官,动作与心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建构健全的人格。对健全人格蒙台梭利归纳了以下特征:
(1)有旺盛的自发的活动力,能自发地,主动地利用***为其创设的环境去活动;
(2)喜爱反复地,集中地工作;
(3)能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
(4)爱好秩序;
(5)爱好工作超过游戏;
(6)喜欢在安静环境下工作;
(7)拒绝奖惩,从工作本身获得快乐;
(8)有强烈的求知欲;
(9)能在比较,选择,思考后再行动;
(10)淳朴,高尚;崇尚真善美,厌恶虚伪,丑恶和肮脏;
(11)学****社会性,重视责任感,守纪律,乐于助人,有成为优秀人的愿望。
2,最终目的是通过蒙台梭利教育培养出健全人格的人,去创造理想的和平世界。
蒙氏教育原则
1,秩序性原则:幼儿对秩序的敏感期主要发生于最初的3年,两岁时达到最高点,3岁开始下降。因此,婴儿期的孩子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例如一本书或一支笔没有归位,他们会坚持把该物品放回原处。对他们来说,秩序感是其生命的自然本质之一,就象“土地之于动物,水之于鱼。也就是说,外在的秩序感有助于孩子内在秩序感的发展。外在秩序感应如何培养呢?可从以下四方面参考:(1)教室内大多数的物品尽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上。(当然,教师有可能因适应孩子成长的需要,适度地改变某些个别教具的位置)(2)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地点。(3)例行活动尽量采取相同的步骤,。(4)要求孩子把用过的教具放回原位,然后才能进行其他活动
2、独立性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因此,儿童个体自由的积极表现,首先必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