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lajie 2023/2/6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
农夫收入调查报告
报告一:农夫收入调查报告
近年来,中心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夫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状况看,农夫收入依旧增长缓慢。
由于农夫的收入原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夫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夫的收入相当低,增收特别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夫肯定收入水平较低。2023年,全国的农夫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留意的是,仍旧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根据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23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肯定贫困人口。假如根据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23年公布的肯定贫困人口数字,同2023年相比,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缘由就在于仍旧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改变,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特别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夫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状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夫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2023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缘由,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1,1983年缩小到最低,: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年达到了一个新高,:1;:1;从1998年起先,逐年显著扩大,:,尽管诸多因素都很有利,农夫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可能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接着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农夫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总的说来,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夫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3~4倍。由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递增趋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
2、造成我国农夫收入问题的缘由
(1)农夫整体素养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一是文化素养较低。据调查分析,农夫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中学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实力较差。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思想和过份依靠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地调整产品结构,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实力。三是绝大多数农夫对市场把握不准。从调查状况看,多数农夫不了解和驾驭市场行情,对市场须要什么,既不去探讨,也不会去搞深化细致的调查,捕获不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组织农业生产时,不是先看市场后抓生产,而是今年的生产看去年,对市场推断不准把握不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赚钱种什么,种出什么就赔钱".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以蔬菜为例,近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特殊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峻滞后,如不抓紧探讨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夫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手段缺乏,不能刚好给农夫供应各种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使农夫无所适从,组织生产难,进入市场难。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缘由是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上门服务意识差,其结果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实践,农夫得不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特殊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峻脱切,导致农夫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觉,多数农夫都有剧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4)农夫的负担比较重。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大部分农夫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孩子要上学会须要一笔很大的投资,现在农夫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高校,不一辈子像他们一样只是个农夫,供一个子女上高校几乎要花掉农夫家庭三分之二的开支;家庭长辈的供给也须要一笔的开支。除此之外,还有农作物每年的成本开支。家庭生活费,子女教化费,农业成本费,三个最基本的方面的开支累加起来,对与原来就不富有的农夫来说,生活就难上加难了。
三、体会
我国农夫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夫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夫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需要增加农夫的收入,当前增加农夫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夫的科学文化素养。要增加农夫收入,关键在于农夫自身的素养。农夫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下乡组织农夫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让农夫大胆尝试,自主创新,见机行事,让农夫更多更早的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收入来自与农夫,农夫必需从自身做好。
2、推动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夫增收的基础。要面对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质量平安管理。二是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建新的消费需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对农夫增收的带动作用。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夫增收途径。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可以增加农夫的资源占有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增加农夫的非农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夫供应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夫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夫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夫工跨区域流淌,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4、调整国民收入安排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爱护力度。必需调整国民收入安排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爱护力度,帮助农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夫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化、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是对农业、农夫进行干脆补贴,尤其是要协作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主动探究对农业和农夫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式,逐步建立对种粮农夫生产干脆补贴机制。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夫增收创建良好的体制环境。一是全面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坚持依法征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尽快取消农业特产税。二是接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主动探究对农夫的补贴机制。三是加快推动农村金融和卫生体制改革,主动探究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解决农夫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报告二:农夫收入调查报告
现在农夫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夫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夫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夫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业养殖也是农夫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浇灌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夫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夫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快乐,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行少的是村统筹、提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唯恐填肚皮都不肯定够。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唯恐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夫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洁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人祸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方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夫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成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夫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中国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夫收人削减而支出不会有多大改变,农夫负担将会更重。
如何增加农夫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
郭荣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夫问题,农夫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旺盛农村经济、促进农夫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现以上盐湾镇为例,就如何增加农夫的收入作了如下的调研。
一、农夫的现状和困难
(一)农夫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详细表现出农夫收入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
(二)农夫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夫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缘由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夫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这与低水平的收入和收入增长缓慢极不相称。因此,农夫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党委、政府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夫增收,但由于农夫自身对接市场实力弱、信息少,农夫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还很低。
(四)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究其缘由,主要有:从农夫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夫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农夫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夫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
(五)农夫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的农夫占绝大多数,即使具有初、中学文化程度的农夫,绝大多数缺少必需的技能。因此,农村"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夫人数最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非常突出。
二、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因素。受群众生产****惯、市场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有优势、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产品,如优质杂粮等,总量还很小,种植业结构性冲突依旧存在。畜牧业没有做大做强,没有规模优势,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和农夫增收的主体。
(二)人的因素。突出表现为文盲半文盲的农夫较多,劳动者素养不高。多数农夫市场意识淡薄,适应市场的实力差,缺乏进市场、闯市场的劲头;部分基层干部的素养和实力还未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沿袭着传统的工作抓法,缺乏探讨产品流通、探讨市场、探讨技术服务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