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罗马书讲义.doc

格式:doc   大小:9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马书讲义.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9/21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马书讲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罗马书简介
陈约翰
回到查经指南
一。罗马书在基督教历史中的地位
A。奥古斯丁(354□432)
父母是罗马人,成长于北非。母亲Monica是位虔诚的基督徒。
他十七岁离家,也离开了母亲的信仰,狂热地追求哲学,为
人生问题寻找一个理性的答案。奥古斯丁极为聪明,在当时
的迦太基的学术界名噪一时;但生活放荡不羁。与一情妇同
居生子。
他□遍各种宗教、哲学,思想陷入更大的迷乱中,终于重新
思考母亲的信仰。有一天,他听到米兰主教Ambrose的讲道,
开始明白过来。他信仰的转捩点发生在米兰的一个花园中。
他当时正在苦思信仰问题,听到一个孩童的歌声:「拿起来
读。」正看到一本圣经。打开来读,正是罗马书十三章14节: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
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欢宴醉酒,
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
为***安排,去放纵私欲。」他立刻悔改,一个新生命就从
此开始,成为了基督教历史中在保罗之後最重要的神学家。
他强调人绝对的堕落、神完全的恩典、两个教会(不可见
的教会),经典之作《上帝的城》,是对基督的教会极大的
贡献。
B。马丁路德(1483□1546)
生于德国。于1505年进入奥古斯丁修道院,竭力寻求内心的
平安。1511年因公的罗马,之後成为神学博士,被派在威登
堡大学教授圣经与神学,教授创世记、诗篇、罗马书及加拉
太书。
马丁路德经过多年的属灵挣扎,终于明白了什麽是“上帝的
义”,明白了因信称义的道理。他在1517年10月31日于威登
堡教堂门口钉了95条抗议条款,抗议当时教会推行的赎罪卷
及其它相关的教导和物质腐化的种种错误。改变历史的改教
运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思想突出了改教运动的主题:唯独信
心,唯独恩典,唯独圣经。
C。约翰卫斯理(1703□1791)
卫斯理兄弟生于英国教会牧师的家庭。他们的母亲Susanna
敬虔的生命对他们的影响是一生之久。他们的牛津大学的时
候,组织了「圣洁会」,与一组弟兄与定期的查经、祷告、
讨论、追求严格纪律和圣洁的生活。
1735□1738年,卫斯理兄弟到美国的乔治亚作宣教工作,遭
受极大的失败而回到英国。途中遇到莫拉维亚会的弟兄,明
白了凭恩典因信称义的道理。
约翰卫斯理在日记中记载:他于1738年五月24日参加了在伦
敦Aldersgate的一个聚会。有人在读马丁路德罗马书注释
的绪言时,他感觉的心中一阵温暖,彻悟了因信称义的道理,
确实自己已经得救了。
约翰卫斯理的重生,改变了他的传道工作。他将福音带到
当时无缘进礼拜堂的劳工群众,也引起了英国的属灵大复兴。
英国的属灵大复兴改变了当时社会的败坏风气,许多海外的
宣教组织被建立,主日学效在1769年成立。英国的社会改革
深受属灵复兴的影响,也使英国免除了像法国的血腥革命一
样的历史。就在他离世的前四天(1791),他写了一封信给一
位英国的国会议员William Wilberforce:
1780 当选
1784 进入国会
1789 法国革命使他的努力受到极大的挫折
1792 Wilberforce极其沮丧之时,重读这封信。
“… be not weary of well-doing. Go on in the name of God,
and in the power of His might, till even American slavery,
the vilest that ever saw the sun, shall vanish away
before it. …”
1807 二月22日英国国会终于通过立法禁止贩卖黑奴。
在工业革命之中,英国是第一个成立劳工法的国
家,第一个立法禁止贩卖黑奴的国家。
二。罗马书与保罗书信
A。其它的保罗书信的收信教会都是与保罗有个别关系或建立的
教会;保罗却未与罗马的信徒见过面。
B。罗马教会的开始不是彼得或保罗的直接工作。
保罗是写信给“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人。”
《一:7》而不是给“教会”。并不一定是当时罗马还没有
教会,可能是教会因实际的情况没有一般的组织型态,而比
较是在各个家庭中的聚会。
C。保罗所写的书信:
1。第二次旅行布道时期(51□52)
帖撒罗尼迦前後书
2。第三次旅行布道时期(52□56)
哥林多前後书、加拉太书、罗马书
3。第一次在罗马下监(59□61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