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万方数据
"问题20087姚玉环一、调整课程结构,改变研究性课程缺席的状况,强化科研意识二、开展研究性教学,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摘要:目前,师范生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抄袭、剽窃之风盛行。其根本原因是师范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受重视,缺乏研究性课程和研究性教学。为此,职前教师教育应主动适应未来“研究型”教师的需要,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写作实践,实施研究性教学,强化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从而提高未来教师的学术修养。关键词: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型”教师;科研能力姚玉环,,基础教育呼唤“研究型”教师,为此,职前教师教育应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师范生的科研素质与“研究型”教师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毕业论文,作为师范生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其质量在逐年下滑,抄袭、剽窃之风也愈演愈烈,导致毕业论文有名无实。有人曾痛切呼吁:与其如此,不如取消。有人说不能取消,没有毕业论文,大学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师范生的??在,寻找解决对策,或许比争论其去留更有价值。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不受重视,高师教育缺乏研究性课程,是师范生毕业论文存在的诸多问题的首要原因。从表面上看,%~%以上的专业课都是学科专业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学术性”了。它必须经过师范生的学术实践活动使其“学术化”,从而提升它们的学术价值。而事实上,这些专业课大都倾向于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研究性课程却只停留在口头上,培养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内容非常少,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似乎师范生不需要任何科研能力,只要掌握教师的基本技能就够了。结果,职前毕业论文难作,职后“研究型”教师难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搞研究,其根源在也于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欠缺,而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职前教育甚至是在受教育的各个阶段养成的。目前,我国新课程中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但由于教师自身科研素养普遍偏低,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实施充满困惑和茫然,相当多的教师不能自丰设计教学方案。结果,有了好的课程却无法实施,使新课程改革大受影响。这不能不说,与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缺乏研究性课程和研究性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培养富有潜力和创造力的“研究型”教师,高师教育要以终身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师范生和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及发展为出发点,重新设计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加大科研能力培养的比重,开发和建设既体现师范性特点,又具有较高学术性的专业课。让师范生在研究性课程的学习中,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学会独立思考、养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每门课程都必须写出论文,让撰写论文逐渐变成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通过四年不问断的研究体验,提高师范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之不再视毕业论文为畏途。中小学的满堂灌、填鸭式、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在大学里终结,教师的作用仍然是灌输知识,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地消化知识,考试时原封不动地复原知识。这种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的学习方式,使师范生养成了学而不思的习惯,不思考就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当然就不会有课题,师范生的创造能力没有被激活,反而被消隐在缺乏思考的学习氛围里。‘‘
万方数据
模式,促进反思能力的提高四、强化过程管理,改变制度执行不力的三、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