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四部分.ppt

格式:ppt   大小:8,29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四部分.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9/23 文件大小:8.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第四部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物鉴赏与科技考古 Primarily authentication and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主讲人:黎晓华 H1-403
单位: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Email: ******@szu.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文物鉴赏与考古学基本知识
第三章:青铜器收藏与鉴定基础
第四章:陶瓷收藏与鉴定基础
第五章:古钱币收藏与鉴定基础
第六章:玉器收藏与鉴定基础
推荐的书目
杨静荣著,古陶瓷鉴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张懋鎔著,青铜器鉴赏,漓江出版社,1993。
上海钱币学会主编,古钱的鉴定和保养,上海远东出版社,1985。
丁孟著,铜镜鉴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王琦、林健编著,文物鉴定基础,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马承源著,文物鉴赏指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中国历代铸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共同点是:货币也是高品。金银能够充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是商品,既是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是: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专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种货币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就是货币的本质。所以说“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布币:中国东周时期的青铜铲形货币。春秋晚期出现,战国中期后广泛流通。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从鎛得音称布;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空首布平首布
刀币:“刀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因其形状像刀而得名。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燕国、赵国等国。“刀币”种类很多,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和明刀等。
圜钱及先秦方孔园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一种中国古代铜币。主要流通于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圆形,中央有一个圆孔。钱上铸有文字。一说由纺轮演变而来;一说由璧环演变而来。是方孔钱的前身。
蚁鼻钱: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铜币。因其形象得名。形状为凸面椭圆形,似海贝。正面有阴文,常见“贝”字;少数为“君”、“圻”等字,意义不明。
秦汉钱币
一、秦朝钱币特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那些形形色色的战国货币的流行。规定除黄金和铜外,其他财物如珠、玉、贝、银等都不能作货币。秦时制造半两钱。这是铸币有各地方政府进行,所以现在所见的半两钱枚枚不同。秦半两采用方孔圆钱的形式。之后中国的货币形态就固定下来了,两千多年都是方孔圆钱。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因此方孔圆钱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秦半两和以前的铸币一样,是用泥范铸的,一范只铸造一镒,所以铸出的钱,枚枚不同,轻重也相差较大。
二、汉朝钱币特征   汉承秦制,只是这时黄金只作为宝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在日常交流中专用铜钱,铜钱的地位也就愈发重要了。   西汉的铜钱仍然是用其重量来命名的,不过这种名称已渐渐的开始和其重量分开了。如秦半两原重半两,重量和名称相符,汉时有所改变。这时的铜钱仍是由地方铸造,重量与名称往往不符。   据史书记载西汉的铜钱有八种,其实有些钱只是使用的时间不同,名称不同。实际上可归纳为三种钱:半两、三铢、五铢。   汉半两的重量是千变万化的,有些半两钱,身小肉厚,文字也没有规则,大家认为这类半两是汉初半两。汉初半两钱是比较大样的,而且肉薄,文字也扁平。三铢钱只用了几年,数量不多。五铢钱的种类就多了。普通五铢钱的正面和背面都由外廓,这是和以前的钱币有所不同的。五铢钱中也发现有少量是光背的,这是最早的五铢即元狩五铢。武帝以后的五铢钱只有宣帝五铢可以辨认。它的特别就是五字相交的两画向内收,外廓比较宽,而且往往有其他记号,比如内廓上面一划,或下面有半星等。   五铢钱是历史上用得最长久的钱币,因而铸造量大,钱币数量众多,同其他稀有币相比就很不值钱了。除形制特殊的钱币外,几元前就可买到一枚。而使用了几年就停止流通的三铢钱就有达数百元一枚的。故有人将五铢改为三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