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7
文档名称:

《中 国货币政策趋势》金融知识指南.pdf

格式:pdf   大小:3,158KB   页数:2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中 国货币政策趋势》金融知识指南.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9/26 文件大小:3.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 国货币政策趋势》金融知识指南.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总论
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又用于指导
实践。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需要经济金融理论尤其是货
币政策理论的指导。本书着眼于对中国货币政策实践进
行分析研究,更离不开货币政策理论的指导。因此,有必
要先集中讨论书中所应用的货币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货币政策一般理论
《中国金融百科全书》的定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
行或货币当局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整总需求、
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货币政策一般有
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一
定时期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对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进行
调控而制定的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不仅包括中央银
行在短期内对货币信贷进行调控的行为,还包括中央银
行对货币和信贷进行控制与调节的一般行为和一切政
策、制度和措施,如货币制度、金融发展等。
货币政策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最终目标、中介目标、
操作目标和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
策最终调节要达到的目的。西方国家一般有四项,即经
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衡。这也是一
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中介目标是指货币当局为
实现最终目标运用政策工具所要达到的中间调节目的,
如利率水平或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除中介目标外,中
央银行还常常设立操作目标,即货币政策操作要达到的
短期的直接目标,如基础货币、短期利率等。政策工具是
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操作手段。中央银行传
统的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
操作等。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表示如下:最终目
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政策工具(下面箭头代表传
导过程,上面箭头代表研究和政策制订过程)。
西方各种经济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研究中存在不少
分歧。如在货币政策重要性问题上,有两种明显对立的
观点,即货币主义的观点和凯恩斯学派的观点。货币主
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
宏观政策工具,只要确定一个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并
保持大体不变,不仅能抑制通货膨胀,而且可以保证一定
的收入增长水平。凯恩斯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则认为,
对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应估计过高,财政政策在许多方面
比货币政策更重要。又如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上,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量的变动首先影响利率,而利率
的变化又影响投资,投资经由乘数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的
变动,利率在这里充当了传导机制的核心因素。弗里德
曼则认为在一个既定时期内,总支出扩张或总收入水平
与货币存量的增长率呈等比同方向变化。
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歧都是西方经济学家以发达
市场经济为背景展开分析的,作者认为,对货币政策重要
性、传导机制和调节效果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应考虑到
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体制的差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货币政策是经济理论和货币银行理论在宏观货
币、信贷管理中的运用。就西方国家来说,一定的货币政
策代表着某一经济流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因此,
货币政策的变动既受现实经济形势的制约,又受经济理
论的影响,货币政策及其措施带有明显的理论倾向性。
我国虽然不存在明显的经济理论学派,但总体来说,是在
马克思主义经济金融理论指导下进行货币政策实施和操
作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了西方经济金融理论,并
有选择地加以学习运用。在对西方货币理论的具体选择
上,也是采取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方法,但近年的货币
政策操作似乎更倾向于采用货币主义的观点。
二是对货币政策的作用要有正确的估价。既不能轻
视也不能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应当承认,货币政策的
作用是有限的。货币政策只能通过货币总量是否适度、
货币及信贷结构是否合理来影响经济,而无法解决由于
生产、投资、消费、物价、财政等因素而引起的经济问题。
三是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
要其他政策的密切配合。由于货币、信贷涉及国民经济
的各个部门,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过程中,需
要政府和其他经济部门密切配合,配合得越密切,中央银
行实施货币政策越顺利,越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节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
一、最终目标的内容、矛盾与协调
前已提及,货币政策一般有四大最终目标,在西方经
济社会中,货币政策四大最终目标并不是同时确立的,而
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先后出现的。大体说来,物
价稳定是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它在年代以前就已存
在;充分就业目标在年代后期提出而在年代最终
确立;经济增长目标是在年代提出和确立的衡目标则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