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明确生字词的字音及字形,背诵第四段中的碑文;能说出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纪念哪些英雄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文,能很快找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确定说明顺序,能说出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教学重难点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图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放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不同角度摄影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对纪念碑的外观、基本构成作了解。)
2、请一位同学看着图片介绍纪念碑。
3、先不作评价,《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也是说明、介绍纪念碑的,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说明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二、自学
1、自学任务:
(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争取当堂背诵第四段中的碑文。
(3)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方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明确字音、字形。
(2)反复通读碑文,争取背诵。
(3)确定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可特别注意题目及开头。
三、合作
1、任务一:研读碑文,能说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
方法指导:注意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
2、任务二:说说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方法指导: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请根据标志性的词语判断文章所用的说明顺序。
3、任务三:说明事物的特征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方法,请你在文中找出一两句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方法指导:如:“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一句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写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
四、整体把握课文
读完课文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畅谈。
(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方位词的使用,说明时抓住事物的特征,语言饱含情感等,教师适时做总结。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并充分地肯定学生。)
第二课时
一、分小组设计活动
1、学生当导游,介绍瞻仰的路线及瞻仰顺序。
(学生活动:画方位词;可以让多名学生尝试,互相补充;其他学生总结说明顺序。)
(1)路线:(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一踏着(石道)一踏上(台阶)一到了(平台)一走下(台阶)一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一南——西;1839年——解放战争。
2、总结:说明文中记叙、描写的作用。介绍10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和说明,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作为普通的瞻仰者,说说纪念碑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1)先说特征:
巍峨——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
雄伟——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庄严——纪念碑是用……一砌成的,它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