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夏季防暑基本知识 】是由【97756239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夏季防暑基本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夏季防暑基本知识
第一页,共14页。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⑴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⑵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⑶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⑷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
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
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
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
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
心力衰竭等。
第二页,共14页。
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
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候分为两类:一类
是干热环境;另一类为湿热环境;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
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气温30-31℃;②相对湿度
50%,气温38℃;③相对湿度30%,气温40℃。
二、中暑原因分析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一)中暑---病因与机制:
(二)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
第三页,共14页。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易引起中暑;
,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中暑;
、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产生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三)易中暑人群
第四页,共14页。
: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不要喝生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
: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如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
: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
: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
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帮汗水离开人体;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三、预防中暑我们需要做什么
(一)预防中暑的一般方法:
第五页,共14页。
: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科学分析表明,茶叶含钾较多,%左右。且钾容易随汗水排出;
: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且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
: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们视为难得的食疗佳蔬。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
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
(二)防暑降温佳品:
第六页,共14页。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外出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准备充足的水。外出时的衣服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西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
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
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
食欲不振等。“情绪中暑”的表现有:特别粗心;上
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等。
(三)预防中暑小常识:
第七页,共14页。
(四)警惕降暑六大误区:
第八页,共14页。
(一)中暑外治三法:
: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
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
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
胁、前后心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后,患者即觉轻松
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四、药物如何预防中暑:
第九页,共14页。
(二)科学用“两水”:
: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等症。夏季阴雨天气较多,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引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者可以服用。
:有健胃、驱风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腹痛等症。如暑热兼湿,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恶心、胃肠不适、等症状,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属于暂短的急性疾病,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故在发病时服用2-5毫升即可。需提醒的是,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总之,藿香正气水主要擅长治疗夏季
风寒湿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肠炎等
疾病,治疗范围较广泛,既可治疗夏秋
的各种感冒及胃肠炎等,亦可用于中暑
而引起的胃肠不适。而十滴水仅用于中
暑症,即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
适等。
第十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