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
[摘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是事业单位发展和建设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分析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事管理;信息化;事业单位
doi:.1673 -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1
1 人事管理信息化概述
根据最新公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人员是事业单位所有元素中最基础的元素,人员的增减、变动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整体运作。人事管理中每天都要涉及人员管理工作的问题。事业单位的人员越多、分工越细以及联系越紧密,所要做的统计工作就越多,管理工作的难度就越大。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系统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记录量大,统计任务重,尤其容易出错。这种管理方式,在现今这种人员数量大,变动频繁,分工越来越细,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显得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人事管理信息化可以利用电脑代替人力劳动,完成众多信息的统计、处理,人事管理信息化是指信息化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其可以方便、准确的显示出处理的结果,并给予长期保存。
因此,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后,信息化将成为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彻底转型,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本身就缺乏足够的重视,也不能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也没有达到战略化管理的程度,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信息化观念淡薄,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型期,很多事业单位还处于转型过程中,因此造成旧有的管理模式不能
?m应新的事业单位管理需求,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还未提上日程。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仍停留在旧有的管理模式上,认为配备几台电脑,能进行基本的数据文字操作,就可以达到人事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化的观念淡薄,首先,从根本上便对信息化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对信息化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意识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信息录入不及时,信息不对称
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的录入完全依托最简单的手工录入方法,导致信息录入不及时,数据滞后,干部人事数据的更新和补充不及时,这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基础数据库不健全,不方便查阅和调取,也对后期的数据统计造成了困难;二是信息不对称,数据的共享性差,导致上级单位与基层单位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不能及时传达,数据传递困难。
信息化经费不足,操作困难
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处改革时期,目前大多数的事业单位经费还是由国家按人头划拨,大多数的事业单位还处于经费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