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浅探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新契机.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探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新契机.doc

上传人:xwhan100 2015/3/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探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新契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探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新契机
论文关键词:资本市场公司债券市场企业融资投资工具
论文提要: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极大的发展公司债券1市场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2007年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本文基于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探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提出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建议


近年来全球金融形势日益复杂多变金融危机时有发生成熟的债券市场不仅是金融危机的避风港更是经济的稳定器我国股票市场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来实现了制度性变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依然滞后为此本文探讨在当前有利的发展环境下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新契机

一、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必要性

(一)国际上从金融危机看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的“备用轮胎”2意义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些东南亚国家无一例外都缺乏一个相对有效的资本市场融资严重依赖银行体系短期融资(经常是外币融资)过度期限与币种双重错配当大量的资本流入突然逆转时便导致货币和银行危机在危机发生后出现资产价格暴跌时一个发达的公司债券市场能在银行资本基础受到急剧削弱严重妨碍其放贷能力时能够作为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及时跟进解决企业部门的燃眉之急进而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显然东南亚国家由于缺乏由债券市场提供的减震机制没有债券市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资金转移的缓冲区域
因此正如戈登斯坦3所指出的那样新兴国家防范和化解货币错配风险的措施之一就是应优先发展本国债券市场鼓励发展可供使用的风险对冲保值工具金融体系的多样化可以避免金融领域的问题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从实践来看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亡羊补牢迅速发展了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例如韩国、%、%%%而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落后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经发生过两次银行业危机一次因拉美债务危机而起另一次源自商业不动产危机在这两次危机中美国银行部门遭受了重大损失其资本基础受到急剧削弱严重妨碍其放贷能力此时美国的债券市场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替代银行体系为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债券市场对银行体系的备用轮胎作用
(二)在国内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是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拓宽企业的筹资途径、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工具的有利措施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单一资本市场结构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投资品种的匮乏和避险工具的缺乏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对不同投资品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的占比很高银行体系承担了大量债务风险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趋势明显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严重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资产负债结构中的货币错配现象也逐渐显现期限和货币的双重错配使得银行体系面临着较大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不利于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公司债券的发行将风险分散到众多投资者身上且能通过二级市场更好的识别和量化风险变化因此公司债券市场能比银行贷款分散更多的风险
目前我国流动性充裕而投资者缺乏投资途径除了低收益的储蓄存款只有高风险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间没有过渡地带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的股票市场由熊转牛资金大量流入股市事实证明非理性的操作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而一个发达的公司债券市场则能充当较好的资金转移的避风港和缓冲地带的角色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可以形成结构优化的资本市场促使企业在面对更大的投融资约束时更理性地选择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融资渠道;投资者在面对这样的市场时才能更加理性地投资和发掘资本价值

二、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可行性

从市场前景出发与国际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现阶段公司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着良好契机
(一)宏观经济的持续高增长率和高储蓄率,为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20多年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尽管出现过较大的经济波动但近年来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储蓄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从中长期趋势看中国金融市场将保持一个宽松的资金环境这必将推动公司债券市场的大发展其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奠定了保持高储蓄的基础为债券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其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预防性储蓄将增加从而形成对债券市场稳定的中长期需求;其三需求约束、产能过度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中长期挑战从商品市场转移出的资金将转向包括债券产品在内的金融投资;其四随着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考核逐渐严格银行资金运用将转向能够节约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