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无为”而“无不为”.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为”而“无不为”.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7/10/2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为”而“无不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为”而“无不为”
摘要: 语文教师以“无为”催发学生的“有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切切实实地开展探究性学****不失为一条构建有效阅读的好途径。教师应注意以“无为”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善待学生的提问,宽容学生的异议,鼓励学生放飞思想的翅膀,等等。
关键词: 语文课堂研究性学****无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方式的形成。”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家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意为:“不背道而驰,顺其自然而为。”
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渗透进语文教学中,以教师的“无为”去催发学生的“有为”,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切切实实地开展研究性学****不失为一条构建有效阅读的好途径。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教师消极地等待学生自己去学****去发现,而是教师以组织者、促进者的身份,顺其自然地为学生创设自由思考、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地思考、自主地探究、大胆地创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以“无为”,引发研究的兴趣
如果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不仅不会思考,而且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自发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如教《写启事》一课,老师先创设一个情境。
师: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搜集周总理的资料,来开一个读书交流会。请大家拿出资料。
张凯(事先安排好的):我装书的塑料袋找不到了。早上带来的,体育训练时放在操场上,不知被谁捡去了。
师(问全班):坏了,这可怎么办呀?
生(纷纷出主意):写个寻物启示去贴一贴,或送到红领巾广播台播一播。
师:这倒是个好办法。我们就抓紧时间写寻物启示,谁写得好,就把谁的贴出去或送去广播。你们觉得还需要了解什么情况,可以问问张凯。
学生向张凯询问丢失资料的时间、地点,有哪些资料,袋子的特征,等等,问清后就开始替张凯写寻物启示。
老师面对“突发事件”,故意“无为”:首先是故意说:“坏了,这可怎么办呀?”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写寻物启示;接着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向张凯询问写寻物启示的必需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完全顺应学生面对这一事件的思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解决方法,自主搜集材料,自主判断所用的方法和材料能否解决问题,其独立学****独立研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二、以“无为”,善待学生的提问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时,教师不要武断地对学生的提问当头棒喝,而应以“无为”的态度,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
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伟大的友谊》一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让我感触很深。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老师启发学生提问。一个学生问:“老师,插图中哪个是马克思?”教室里立刻哄堂大笑,显然,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然而,老师却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到底哪个是马克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学生一个个提起笔边读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