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pdf

格式:pdf   大小:19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pdf

上传人:sftnqws018 2017/10/6 文件大小:1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卷第期高原气象
24 1 VoI. 24 No. 1

2005 年 2 月 PLATEAU METEOROLOGY February,2005
文章编号:1000-0534(2005)01-0043-06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
输送与微气象特征
,
钱泽雨1 , 胡泽勇1 , 杜萍2 3 , 张艳武1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甘肃兰州 730000;
3. 魁北克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蒙特利尔,加拿大 H3C 3P8)
摘要:利用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综合试验站自动气象站 2002 年 5 月 30 日~ 6 月 24 日观测资料,计
算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的地表能量平衡、地表加热场、感热、潜热、地表反照率、动量和热量总体输送
系数等特征量场的变化特征,首次得到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和微气象特征。
关键词:北麓河;近地层;能量输送;微气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P404 文献标识码:A
要,高原上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得高原地表的地气相
引言
1 互作用,尤其是能量与水分的循环过程更为显著,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的大面积、高海拔及其下由于冻土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得冻土地带地表能量
垫的草地、草甸、积雪和冰川等对亚洲季风、东亚收支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2002 年 5 ~ 6 月,中国
降水、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等产生着巨大的影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青藏高原北麓
[ ]
响 1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平均海拔达到 4000 m 河冻土综合试验站布设了一套新型自动气象站,以
的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是如何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期获得北麓河地区多年冻土带上界的地表热状况对
越来越关注。另外,模式的敏感性试验还发现,陆冻土的影响。本文利用本次试验 5 月 30 日~ 6 月
面特征(如反照率、粗糙度和土壤水分等)的变化对 24 日的连续观测资料,综合研究了该地区近地层
[ , ]
气候会产生强烈的影响 2 3 。我国自 1979 年第一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以期对青藏高原北麓河地
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OXPMEX)以后,又于区地气相互作用及环境演变研究等有所贡献。
1998 年在高原东、中、西部进行了第二次青藏高原
2 试验场地、观测项目与数据处理
大气科学试验(TIPEX),同期在青藏高原进行的还
有中日合作“全球能量水分平衡试验———青藏高原本次试验于 2002 年 5 月 30 日~ 6 月 24 日在青
季风试验(GAME / Tibet)”,随后又有“全球协调加藏高原北麓河冻土综合试验站进行,观测点位置为
强观测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 CAMP / Ti- 34. 854 N / 92. 940 E,海拔高度为 4628 m,观测场
bet)”。通过多次高原试验获取的大量观测资料的地平坦开阔。地表由稀疏短草覆盖,土壤由含有片
分析,中外科学家们对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石的沙壤土构成,自动气象站西边 3 km 左右处是
[ , ]
等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 4 5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孤山(海拔高度约 4850 m)。观测场地基本满足近
许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