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伤感文章之来敦煌让心停停.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感文章之来敦煌让心停停.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0 2023/3/1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感文章之来敦煌让心停停.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伤感文章之来敦煌让心停停 】是由【guoxiachuanyue01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伤感文章之来敦煌让心停停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来敦煌让心停停
1.
我说的,当然指的是景点,是文化,是古迹。
一个小小的敦煌,在岁月的烽烟里,曾金戈铁马,鼙鼓声声。西汉的大军,在他们的将军霍去病的率领下,在这儿长刀挥舞,号角向晚,和匈奴进行角逐。魏晋南北朝时,这个小小的城,竟然传奇般做了国都,李暠据此,创建西凉,立国二十二年,称霸一方,雄视天下。
其后,党项兴起,李元昊初试锋芒,带着他的铁鹞子军,着冷锻甲,长剑指向河西。敦煌,成为他的终点目标。
元朝铁骑,更是迎风呼啸,马蹄扬尘,席卷而来,进入敦煌。
一个小小的沙洲小城,成为历史的一处驿站。
一个小小的城,更是一处文化的驿站。
一个个名士,以及高德大僧,或长袍飘扬,或拄着锡杖,在这儿走过,留下深深的足迹,也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唐末文士李琪,在这儿束发读书,然后一袭白衣,走向中原,走向历史,走成一方风景。名僧法显,去天竺取经,袈裟如云,曾
经过这儿,走向远方,走向遥远的印度;西域僧人鸠摩罗什由西域来此,曾讲经说法,普度众生,然后东去洛阳,面壁苦修,终成名僧;乐尊和尚更是在这儿创下佛国世界,将之再现于石窟中,再现
在每一个经过敦煌人的眼中,还有心上。小小一城,竟然容纳了一部历史。小小一城,竟然容纳了如此多的故事。
走在这儿,你得慢慢地走,慢慢地感受,感受敦煌的文化味儿,感受敦煌的文化精髓。
2.
敦煌不讲求空间的大,它路道不宽,却很工整,如棋盘一样。敦煌也不讲究楼房的高耸入云,一般都是数层,可是,都带着一种典雅,一种古诗词的韵味,如初出阁的女子,给人一种清新,一种明媚的感觉。
敦煌面积小,但是,气质大。因此,人称大敦煌。
敦煌的大,表现在气质上的内敛,不张扬。一个不大的敦煌所容纳的古迹,细细算起来,甚至超过了国内的有些省,但是,敦煌
5.
默默的,并不夸耀。尤其时下旅游盛行的时代,敦煌很含蓄,很文静,没有摆出一夜暴富的样子,仍是默默的,就很了不起。
这,是一种自信。
这,是一种沉稳。
走在敦煌的街道上,敦煌的人,仍是那样的实在,那种一脸微笑的样子,如对亲人,如对旧友,不同于别的旅游景点的商贩,摇摆着手里的东西,大声叫卖,甚至生拉活扯;更甚者,天价卖物,下手宰人,牵肉动骨,刀刀见血。
这,是一种素质。
这,也是一种文化内涵。
走在敦煌广场上,一个飞天雕刻,眉目带笑,面对着游客,摆着反弹琵琶的姿势,仿佛刚从莫高窟壁画中走下来。不,更像是敦煌的女子,从人群中走出来,化好妆,摆好姿势,站在这儿,笑对着每一个游客。
敦煌的女子,有点飞天仙女的样子。
敦煌的男子,有点维摩诘的淡然。
3.
在滚滚红尘中,人都很累,不是身体累,是心累,为了名,为了利,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时候,真的不妨来敦煌走走,感受一下敦煌的文化精髓,让心歇息一下,让灵魂小憩一下。
这儿,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让人歇息的地方。
敦煌,一直是丝路交会点,是历史深处的驿站。那时,去中原的商人,或者由中原去西域的商人、马队、官员,走到这儿,都会停留一下。一路的大漠跋涉,或者一路的山高水低,大家都累了,在敦煌,借一杯清茶,清洗一下满身的疲累,也清洗一下心灵的疲累。
于是,这儿的茶馆里,茶香氤氲。
于是,这儿的酒店里,葡萄美酒夜光杯,一片笑声。
于是,华灯初上时,急管繁弦中,红牙拍板响起,有歌声如月光,流洒一地,也流洒在每一颗充满乡愁的心里。心,在歌声的擦拭下,一片清亮,如月下的湖一样,泛起无限的涟漪,泛起无限的温柔。
第二天,大家各自登程,有的出敦煌,出玉门关,走向天涯。有的走过敦煌,走向中原,走向自己温暖的家。
历史,弹指一挥,早已远去
古人离开,古城仍在。时间长满青苔,丝路依然伸向远方。可是,人到这儿,仍可以歇息一下,不为别的,为的是借这儿的自然的美丽精致,来净化一下自己躁动的灵魂;借古人的人生态度、情感、风韵,来洗涤一下自己的心。
我们的心,已经染满灰尘。我们的灵魂,已经负重不堪。
来敦煌,让心停停,喘
口气。而能让心歇息一下最好的地方,
我觉得,一是月牙泉,一是敦煌莫高窟。
4.
去月牙泉,是在来敦煌城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天蓝如水,地平线上一片清润的白光,净得如清露之光。我们几个人就邀约着坐了车,向月牙泉出发。车子出城,走入沙海,如一枚叶子,随意地在大海里漂浮着。
这时,天地大了起来,人也小了起来,心也空阔起来。许久,有人说,月牙泉就要到了。
果然,不一会儿,就到了月牙泉边。车停下,一弯清泉就在面前,如女孩的眉目,温婉清亮,盈盈一脉,闪着洁净温存的光,好像在默默地询问:你来了,你到底来了?脉脉之情,让人无端地想起自己的初恋,心里一时软软的。水里,有天光,有云影,还有几尾鱼儿摆着尾羽,游来游去,浑忘却这儿是沙漠,是瀚海。
水边薄薄的苇草,一丛一簇地绿着,吐着洁净的苇絮,在洁净如洗的阳光中,闪射着丝丝的光泽,营造出一片微型的江南山水。
再旁边,树林一簇,丛杂着青绿和阴翳,还有三两声鸟鸣,随
意流洒着,如一粒粒晶莹圆润的露珠。林荫中,有寺院,有粉墙,还有一阁高耸,俊俏而洁净,秀挺如小杜的诗。
月牙泉后,就是鸣沙山。
人踩着流沙,一步一退,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只见平沙千里,
浩浩无边,天圆地阔,人如一蚁,一种恓惶之情,油然而生。难怪
古人漫行沙漠中,总会留下无边浩叹。其实,面对千里沙漠,谁不做如此感叹?天地广大,人生短暂,自古而今,慨莫能外。
人,应当来这儿看看。面对如此广阔的天地,有些东西,就能放下,就能扔给刮过沙漠的风。这样,人也就轻飘了,就潇洒了。
5.
如果说,月牙泉、鸣沙山在敦煌风景中是小品,是绝句,是感情的铺垫,那么,莫高窟壁画则是故事,是小说,让人感激起伏跌宕,难以抑制。
莫高窟离月牙泉不远,几十公里的路程。
走进洞窟里,
一洞一洞的游览,人,
已经失语,已经感到了语
言的贫乏: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敦煌莫高窟也是如此。
站在洞里,面前的壁上,色彩,在自然的流淌;线条,在自由的挥洒;微笑,在轻盈地绽放。所有那个时代的生活,都在这儿重
现:胡人骑着骆驼,卷须花袍,一路驼铃叮咚,走入这儿,正在小憩;二八女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衣带随风,眉目温婉,正从壁画上足踏祥云,缓缓而下;佛祖合什,或单掌竖起,或双掌合拢,脸上神色淡定纯净,如午后暖阳,淡淡的照着,没有一丝灰尘。
这样的微笑,使人亲切。
这样的轻盈,使人优雅。
只有把生活过成诗情画意的人,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只有把佛放在心中,把敬畏放在心中的人,才能畫出这样的画。水泥楼中,玻璃窗内,红尘滚滚中,产生不了这样的风度,这样的潇洒,这样的典雅,就如水泥地里,长不出碧绿的草芽,开不出精致的花儿一样,所以,也产生不了这样的绝世珍品。
这,是古人的幸运,是今人的悲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