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深静脉血栓预防.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静脉血栓预防.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静脉血栓预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深静脉血栓预防
一·、概述
l,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
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
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即VT正在
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2种临床表现形式。
2,DVT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静脉最
常见。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DVT是PE栓
子的主要来源。
3,P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栓子,阻
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疾
病,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随着DVT和肺栓塞(PE)发病率的增加,其危害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对DVT的治疗已被各科医师重视。然而,国内对DVT和PE的预防、重视程度及治疗策略还远不如西方国家。
一、 DVT发病率不断增加
在美国,DVT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居第三位。过去人们认为亚洲人DVT及PE发生率低,但据不完全统计,情况并非如此。
由此可见,亚洲人的DVT好发部位、临床症状和高发人群与西方人群无明显差异
,且发生率并不低于西方国家,但西方国家DVT高危病人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比例占17%,而亚洲国家仅为6%。
二、 DVT危险因素
要预防DVT,就必须认识其危险因素。Virchow早在1856年就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血流缓慢、郁滞,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均可导致高凝状态。
导致高凝状态的遗传性因素
抗凝因子Ⅲ(AT Ⅲ)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蛋白C活性抵抗、、高半胱氨酸血症、凝血素基因突变(2021A)、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足和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异常。
导致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素
吸烟、肥胖、妊娠、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抗磷脂综合征、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物、骨髓移植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炎性肠病。
评价术中术后DVT的易感倾向,应了解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既往DVT史和继发诱因。继发诱因包括长时间制动、瘫痪、恶性肿瘤、肥胖、静脉曲张和使用雌激素等。根据上述因素,可将DVT的危险因素分为高、中、低三级。
DVT基本预防原则是早期运动和使用抗凝药物。
三、围手术期与DVT
1. 手术前:
术前准备常嘱病人禁食、禁水、洗肠并行胃肠减压。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脱水”、血容量不足状态
,致使血液浓缩,继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2. 手术中:
(1) 病人卧床、下肢制动(捆扎,压迫静脉)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滞,组织缺血并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致局部静脉血栓形成。卧床、下肢肌肉的
泵血功能减退,加之捆扎,甚至压迫后,静脉回流障碍,最终发生下肢DVT。
(2) 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力减退,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减少、郁滞。
(3) 术中使用牵引器、压迫,术中器械直接损伤,甚至是手术时误伤、误切、误扎静脉,静脉阻塞、静脉外伤或者是静脉管壁和内膜损伤,均可激活凝血机制诱发血栓。
(4) 任何原因所致休克,手术时血压的波动、出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