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pdf

格式:pdf   大小:26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3/3/25 文件大小:2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是由【我是开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杜牧《赤壁》教学设计
学****内容:人教版八下第25课。
教学设想:
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诗歌所写的历史事件的资料,了解这件事的大概情况。结合作者当
时的情况体会作者通过诗歌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学****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前预****br/>1、学****熟读诗歌。
2、搜集诗歌中所写历史事件的资料。
3、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
课堂学****br/>一、学生朗读诗歌,把握好本文的诵读节奏。
二、教学新课
1、检查学生预****情况,由学生介绍本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赤壁之战的大概情况。(写
作背景)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
次重大战役。当时,曹操揣率军号称一百万大军,击败刘表,占领荆州,挥师东南,与
孙、刘联军会战赤壁。在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的指挥下,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周瑜
成了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2、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即今属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文宗大
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刺使,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
郎、中书舍人等官。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和李商隐是同时代人,都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杜牧比李商隐的遭遇稍微好一
些,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
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他的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
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作品有《樊川文集》。
三、学生再次朗读本文,强化记忆,要求学生最好能当堂背诵。
四、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小组讨论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小组交流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五,赏析诗歌
1、诗歌大意:
《赤壁》:诗人来到赤壁,偶然发现一支沉埋在江底泥砂中的断戟,磨洗之后,确认是
古战场的遗物。于是触景生情,抒发感慨:当年周瑜抗曹,使用火攻假如不刮东南风,战
争的结局又将怎样呢?也许连二乔都会被曹操掳去关在铜雀台吧?
2、名句赏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议论,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天不
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锁
铜雀楼,供曹操享用。换言之,就是说当时从军事实力方面看,周瑜根本就不是曹操的敌
手,之所以胜了曹操,那是因为老天作美,为周瑜提供了风向之便。是对周瑜的嘲讽,也
是借以抒发个人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感慨。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
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
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
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作者写作特点赏析
第一,这一首七绝,是诗人借遗物而感兴,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议论。此诗
是一首咏史诗,诗篇的重心在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法上纯
属议论,对此古今评家均无异议。但诗人对历史故实的议论自有其特色,即用形象议论,
而非为抽象评说,如此便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历史教训极具可视性和可感性,并能使读者深
受其艺术力量的烘染,感到回味无穷。具体说,便是末句写得尤为匠心独运,作者以“铜
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个生动场景告示读者,若东风不与周郎方便,那么将会是吴败魏
胜,而不是吴胜魏败的结局了。如此下笔,便叫形象性议论,便叫以点带面,以具体写抽
象,这是文艺创作的一般性规律,大凡稍有文学修养的创作家和文论家都深谙于此。
第二,《赤壁》诗论史手法角度新颖。大凡咏史诗,诗人往往从名胜古迹入手,咏叹物
是人非一番,这样的模式沿袭已久,至刘禹锡可谓到达顶峰。后人便难以超越,杜牧不愿
再写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相
同构思诗句,因此他在此诗中转移角度,勇闯新路,以一把折断了的戟头为导引物,先将
读者的视线与思维拉回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再去聆听他的一番高论。这便是杜牧的聪明之
处,也是他咏史诗高人一筹之处。此诗开端也是独出心裁,与其它咏史诗相比,显得新颖
别致。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
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
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
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后两句是感叹,同时也是发表自己的议论,这议论表示了诗
人自己的历史观。诗人是用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不可能象小说家,史学家那样
用比较长的篇幅来表现,所以攫取了使战争能够取胜的一个因素——“东风”写入诗中。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人并不从正面来说周郎如何得到东风帮助取得了胜利,却从反向假
设:如果不是在这次大战中的东风,带给了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
就将重写。在这首诗里,诗人匠心独运,以“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形象而生动场景告示
读者,形象性的议论,或者叫以点带面的议论,以具体写抽象,这是文艺创作的规律。
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这样论史的写法,极具新意,
不落俗套。
诗人在黄州(治所黄冈)任刺史,游览黄冈赤壁后感而作。而真正的赤壁古战场是在今湖
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不管战场在什么地方,这首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
迹的慨叹是必然无疑的。所以它仍然不失为怀古咏史之千古名作。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本诗。
2、自己再找杜牧的另一首咏史诗并作作赏析。
附录一:《赤壁》教学反思
以历史入诗是比较难处理的。要将历史的议论具有极具可视性、可读性和可感性,并
能使读者感受到诗作的艺术力量更有难度。学生在学****咏史诗时,不能只从诗句的字面意
思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要结合写作的背景及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来理解,学生
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附录二:《赤壁》课文解读
杜牧诗《七绝·赤壁》鉴赏
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赤壁》绝句,应该说是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妇孺皆之。自唐起
注家蜂起,赢得了众多的读者。而众多的注家如《樊川诗集注》《唐诗三百首详析》《唐诗
三百首新注》等等都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其一、假如东风不给周瑜
方便,那么东吴早就灭亡,大小二乔自然也做了曹操的俘虏,成为铜雀台中人,也就是说
周瑜是侥幸地成功。其二、推崇诗人,“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善于用形象思维。
这种就诗论诗,古今同一的解释,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
回,越读就越觉得这首诗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需要发掘。
杜牧是晚唐时期着名的诗人,有“小杜”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对外消弭边患,对
内平定藩镇叛乱,中兴唐室,恢复统一安定的局面。所以他注重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
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今之长得短失。”最喜欢论证谈兵,将生平论兵心得,
为《孙子》十三篇所注。而这部《孙子兵法》,三国时期的曹操是整理过的。杜牧称赞曹操
整理的版本“削其繁剩,笔其精粹。”在《自撰墓志铭》中还特意提到曹公(操)注十三篇。
由此可见,杜牧是非常推崇曹操的。由于晚唐时期政治***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诗人忧
国忧民的热情和经邦济世的抱负都成虚空,所以诗人对一代英雄,壮志不酬的曹操,当然
要深表同情了。悲君之时亦自悲,诗人就把这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赤壁》诗中了,有了上
面这样一些背景材料,我们就可以就诗而论诗了。
杜牧任过黄州刺使,这首《赤壁》诗大致就是在黄州写就的,这也和以后的苏东坡一
样,是假赤壁之名,写赤壁之战,籍以寄托感慨。“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是否实有其事,还是诗人的虚构,这到不必去做索引考证。关键的是诗人只是借此发端,
“因小见大”,从江边沙滩古战场遗物,想到当年战争的情景,“铁戟未销,人事已
非”。《赤壁》实际上就是一首咏史诗,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人咏赤壁之战,吊曹操之
古。表面上是在写周瑜,而实际上是写曹操,着是众多的注家所忽略了的。所谓“东
风”。我们确实是不能拘泥与字面的。寒雨愚见这“东风”就是条件、机遇的代名词,也
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只不过是诗人形象地说法罢了。而这种说法又真的是符合史实。
那周瑜正是因为得了天时(东风)、地利(长江天险)、人和(孙刘联军),才取得了赤壁
之战的胜利,才避免了二乔被掳、吴国灭亡的危险,这哪里是“侥幸的成功”呢?其实诗
人是在说:一柿之雄的曹操呀,就是因为受了当时条件的限制,机遇的影响,必然性和偶
然性的结合,结果最关键性的赤壁一战失败,终于未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可以清楚地
看到,诗人是在吊念呢!是在惋惜呢!是在7惜英雄、惺惺惜惺惺呢!这首诗如果从正面
来写,应该为“时代若与曹公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是恰恰诗人没有“论言直遂”,
而是运用了一个假定的句式推出了一个肯定的句式。这种曲笔,到是糊涂了更多的后来人
和注释者。
推进一层,诗人也形象地论证了一条哲理: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
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的。从这个角度来
说,这首怎么能够不说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呢?一言以蔽之,诗人所要抒发的是:如果当
时的时代、条件、机遇都给了曹操方便,那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就不会失败,吴与蜀的霸
业就要客落,三国鼎立就不会出现。无疑地、曹操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就取得了成功。这一
段历史也许就要重写。对于“锁二乔”,也不可拘泥于字面,既然二乔都做了曹操的俘
虏,何况其他?或许这样的解释有点荒唐,但是可以说这才是真正地符合诗人的用意和写
此诗的初衷。
就是这样一首构思奇巧,短而又精的小诗,却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宋人许酏在
《彦周诗话》中说:“杜牧之作《赤壁》诗……,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
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
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
也?”误解此诗之人,倒还情有可原;而贬斥此诗的人,确实让人惊骇。这可的是“真文
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了!
鲁迅先生说:“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杜牧写诗推崇曹操,为曹操壮志未酬而惋惜,是很
有道理,颇有见地的。
推荐理由;作者对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能提出过去对诗
歌含义理解错误的情况(如对诗歌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所引起的争
论),并加以解释。

最近更新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6页

拱坝设计中问题分析 7页

机械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作业习题答案 16页

水电安装基础知识 8页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资料清单及整理要求 15页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自考试题 8页

网络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精选6篇) 8页

融资商业计划书(15篇) 44页

财务报告分析期末考试带答案 6页

遵守班级纪律演讲稿 7页

集成电路专项实践NMOS二输入与非门详解 18页

高边坡防护锚索肋板墙施工 6页

2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继续教育培训心得.. 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 12页

仓储与配送的期末试卷 8页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 7页

大学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 6页

教案----旅游服务心理学(完整版) 84页

标准图集大全 39页

淮南丁集煤矿及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 22页

脚内侧传接球教学设计 5页

防爆及火灾环境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13页

2024年《公务员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 21页

2024年中职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及幼儿心理学)技.. 35页

2024年公共卫生消毒监测及消毒员岗位技术知识.. 35页

2024年食品安全法管理知识试题库及完整答案(.. 21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及答.. 57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含完整答案(名.. 7页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 7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