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大明那些人.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明那些人.doc

上传人:qvuv398013 2017/10/2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明那些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明那些人
《大明王朝》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面貌?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

电视剧《大明王朝》围绕着两个标志性人物嘉靖和海瑞,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而胡宗宪、严嵩、徐阶、严世蕃、张居正、裕王、李妃等著名人物也纷纷现身剧中,为这一云谲波诡的历史风云平添了重重悬念和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
然而,文学艺术与历史真实之间毕竟有一定距离。这些人物在史实中到底是怎样的面貌?应该获得怎样的评价?《新民周刊》邀请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主讲人)、十年砍柴(专栏作家,《明朝政局的“三角恋”:皇帝、文臣和太监》作者)、李亚平(自由撰稿人,《帝国政界往事》作者)等明史专家来细说点评这些历史人物。

胡宗宪

公忠体国,老成持重。他是严党用以支持权势的筹码,肩上却扛着大明的江山和百姓。

毛佩琦:胡宗宪是主持抗倭的将领,有一定功劳。但他也是严嵩门生,***行贿也少不了。这个电视剧有点美化他,不过本质上把握还算准确。胡宗宪毕竟不是抗倭最前线的。
十年砍柴:他很能干,电视剧在这点上表现得比较真实。胡宗宪特别善于搞人际关系,精通权谋,明规则、潜规则,他都懂,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很会混,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很会“捣浆糊”。对于这样的人做简单的道德评价很困难,本质上不能说是好是坏。史书记载,当时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到底下去,与别人都处不好,唯独与胡宗宪能合作。胡宗宪是个做事的人,在明朝当时的环境下,只有把上面弄好了,才能干事(比如平倭寇)。当时朝纲不振,从上到下都存在这种“灰色”***,平时都这么干,要查了,就都是行贿受贿。历史上的抗倭将领,主要就是胡宗宪、谭纶、戚继光和俞大猷四个人。胡宗宪死得很惨,严嵩倒台后,他受牵连被捕入狱,最后在狱中***。这是个悲剧性人物,我很同情他。
李亚平:史书上说他“豪爽有大志”,有志略,非常有才干。事实上江浙一带的倭寇是平在胡宗宪手上,不是平在戚继光手中。戚继光大概相当于他统率的军队里的一个师长,是胡宗宪发现、培养的一个将领,后来戚继光又到福建沿海清扫倭寇。所以说,平倭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是胡宗宪,但是后来历史上对他肯定得不多,这可能是因为胡宗宪本身存在着另外两个问题。第一,他生活上极其奢侈糜烂。明朝的官员薪俸很低,他这样的浙直总督,一年的工资只有今天的10万人民币。而他的生活奢华,可能超出了吃花酒的领域,收入来源不能不叫人怀疑,这也是被历史学家们所诟病的。第二,就是他与严嵩的关系。当时他还只是个相当于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科员这样的小官,但又很有抱负和想法,他选择的办法就是不遗余力地攀附严嵩。史书记载他派遣给严嵩送礼的人“络绎不绝”。江浙一带很富饶,胡宗宪尽力收集各种字画古玩,送给严氏父子,这里面很可能有巧取豪夺的。这个人为人不坏,任总督期间虽然豪奢,但也急公好义,与著名文学家徐文长是好朋友。我个人认为中国人(排除意识形态影响)对历史评价大体上是公正的,之所以后来对胡宗宪的评价不高,可能与前面说的两点有关。有人非常赞赏电视剧里重新塑造了胡宗宪,但我认为那恰恰是本剧的败笔,历史人物应该有立体感,不应塑造“高大全”的人物,有缺点的好人才让人感动。


严嵩

一部《明史》将他定为奸臣之首。他的书法今天仍高挂在诸多名胜之上。这位执掌内阁二十年的首辅,给后世留下多少历史之谜。

毛佩琦:严嵩是个很复杂的人。他很有才华,做了不少好事,主持朝政多年,要保证各方平衡,处于矛盾的漩涡。他是坏在儿子手里,说他是“奸臣”,很多史学家不以为然。《明史》不一定评价准确。
十年砍柴:传统上道德评价的观点,严嵩是奸臣。但现在不能再这样贴标签。他为什么会成为贪官?史书上说严嵩“颇著清誉”,字写得好,文章也好,但早年***不得意,在南京做吏部尚书。明朝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在南京做官,级别虽高,却是闲职,没什么权。直到后来嘉靖要修《宋史》,才把他调回北京,后来入了内阁,官至礼部尚书,直至首辅。我想任何一个人为官一开始总想好好干番事业,没人天生是坏的。嘉靖朝有个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嘉靖当上皇帝完全是偶然,只是因为前朝皇帝没有儿子,才选择了他这个“小宗”继位。可是他当上皇帝后,却要为自己的亲生父母争名分,提出要尊生父为皇帝,后来又提出要入太庙。你可以想象,这是完全不符合祖规礼制的,一开始严嵩和其他臣子们一样,也表示反对。后来嘉靖说是遵循孝道云云,严嵩就变了,不再反对。一般都认为严嵩“柔媚事君”,比如有一次皇帝赐道冠给夏言和他,夏言要做名臣自然不愿戴,严嵩喜滋滋地戴在头上,还在外面笼上了纱以免弄脏。不过我认为在当时那种制度下,要生存,不可能与皇帝对着干,所以这是不可苛求的。严嵩主要干的坏事是杀了夏言、杨继盛、沈炼等忠臣,还有就是败在他的儿子严世蕃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