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彭杏枝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后点评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2)能力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②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红军长征,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苦历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②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人格的力量。③欣赏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体会一代伟人文韬武略的风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教法学法
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学生表演故事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用情境中的情节推出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
(2)探究式教学法:设计由浅入深的题目,通过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或合作解决,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得到心灵的启迪。
(3)比较分析法:比较类似的历史事件来分析史实,从中得出相关结论。
(4)读图法: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从而了解发生的历史事件。
说学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展开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练习
学习活动
(一)新课导入
即兴表演:《倔强的小红军》
荒无人烟的草地上,掉队的陈赓碰到了一个小红军。
陈赓:“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命令):“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陈赓:“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小红军:“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上马朝前走,心情平静不下来,于是返回,发现自己受骗了,小红军牺牲了。陈赓狠狠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二)新课探究
2、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生死关头)——弃湘西,取贵州——(转折点)——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
(二)新课探究
第二环节:分析探究
(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生死关头)——弃湘西,取贵州——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长征结束)
遵义会议
失利
一步步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