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doc

上传人:cj83252951 2017/11/1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总结音乐艺术传播的特性,中国社会音乐商品化应遵循的原则及推动音乐事业发展的途径。研究如何正确处理音乐与商品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出音乐商品在体现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音乐商品的文化内涵,依循商品化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音乐艺术;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不仅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播莲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财富,也随之被不断地物质化和价值化。进而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模式进入市场。中国现阶段的音乐商品化传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现代传媒对音乐传播影响的形式

传媒技术的发展使音乐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调查显示,约45%的受访者选择上网欣赏音乐。大量的音乐通过影视、网络等形式传播。
传媒的商业运作使音乐传播具有盈利目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音乐商品则是将音乐这种抽象的精神产品通过进行社会传播加以物化,使之具有交换的价值。也就是说,通过音乐与音乐载体的融合,使之成为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
物质、商品的形式包括大众传媒音乐商品和实物化音乐商品两大类。

(1)广告音乐:在现代化传播媒体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广告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越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片是全方位演绎产品与企业形象的最佳方式之一。企业广告宣传片除了需要优质的画面、恰当的解说外,其音乐也是至关重要的。广告音乐分为广告背景音乐与音乐式广告两种,它们在音乐风格上又有通俗型、古典型和结合型等三种类型。通俗型如《一起走过》(唱吧,新加坡2002主题歌)、《交换温柔》(香港地铁广告歌)、《渴望无限》(可口可乐广告)、盛夏的果实(喜之郎果冻广告歌
)等等,均以流行音乐烘托广告主题。以达到吸引市场客户群体的目标。
古典型,如别克、帕萨特汽车的广告,常伴以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将“古典”与杰出,卓越等内涵挂钩,体现产品的优越。还有一些广告,前后两段采用风格迥异的音乐来衬托其广告主题――如前半段是风格严谨的古典主义音乐,而后半段则配以风格截然不同的欢快流畅的流行音乐。
(2)影视音乐:从1896年电影诞生一直到今天影视业发展的空前繁荣,音乐一直跟随着影视的发展而前进。即使在1896-1927年这33年的默片时代,音乐一直为电影“保驾护航”。当年卢氏兄弟在英国放映第一场电影时,就请钢琴师现场伴奏流行音乐。电视诞生后。音乐更是不离其左右。可以说,影视的历史就是影视音乐的历史,影视的发展始终是与音乐相伴的。
许多影视音乐至今为人们所传唱,如《泰坦尼克》中的主题曲《我心依旧》、《宝莲灯》的主题曲《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人鬼情未了》的主题曲等。音乐家谭盾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在获得奥斯卡奖之后。又获得2002年的格莱美奖。音乐除在推动影视情节、烘托影视气氛之外,也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效益。加之影视原声出版物的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不再仅依附于影视作品存在,而成为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处在远距离的人与人的交流、互动成为可能,也为数字音乐的大规模创作与流通提供了技术与条件。MP3音乐、RM音乐,手机音乐等数字音乐形式成为音乐发展的最前沿。它们的出现。加快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进程。在这个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其商品化也必然成为其本质特征。

实物化音乐商品主要是伴随着唱片工业的发展,以及与之紧密结合的商业包装而产生的。音乐的“再现”――唱片工业的发展,意味着音乐的机器复制时代的来临。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科学家开始紧锣密鼓地研究声音的记录技术。音乐的“再现”工业。首先带起的是留声机与录音材料的出现;继法国的爱尔兰籍物理学家斯科特发明“声波振记器”、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留声机”之后,1888年德国籍的美国电信工程师贝林纳(E。Berliner)发明了初期的盘形唱机及唱片,并以圆盘式录音法代替爱迪生的圆筒式录音法,还将声纹刻制成了母盘硬模。这些发明使得音乐录音与其商品化成为可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生命延续的一种保证。

从卡罗所的歌剧录音、易沙意的小提琴录音,直到1913年柏林爱乐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录制成功,商业唱片使聆听行为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音乐的演绎可借由唱片录音的形式,一再地重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其另一层次的价值。而唱片商品的销售也使唱片制造商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