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冬季疾病的防治
随冬而至的几种病
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变缓,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能量,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死亡率都以冬季为最高,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段。人们可通过天气预报,巧妙地“破译”疾病发生的预兆……
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发生着变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同影响,很多疾病都在此时发作的。诸如患有精神抑郁症者的疾病程度会加深;心血管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冬季最高;那么,究竟怎样健康过冬呢?
大脑保卫战
中风
每年入冬以后,各医院急诊科的中风患者骤然增多,据专家介绍,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易引起血压升高,再加上中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冬季打响疾病预防“三大战役”
对策:中老年人从生理上逐年趋于衰老,体温调节及血管弹性反应性降低,对于外界寒冷气候的适应性降低,适当增加室外活动时间,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是预防和降低脑卒中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季节性忧郁症
冬季一到,情绪出现问题的机会也渐渐增高。专家认为这与日照时间的缩短有关,因为研究发现热带地区的抑郁症发病率普遍较低。所以,有季节性忧郁症之说。冬季一到,我们大脑中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分泌失常,从而引发季节性抑郁症的发病。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抑郁的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
对策:除了参加心理辅导,一定的抗忧郁剂药物治疗外,光疗可以作为有效辅助疗法。在萧瑟的冬季里,让自己多晒太阳非常必要。阳光不仅能赶走抑郁,还能借助合成体内的维生素D,对补钙也一样好处多多。
对策:轻微的出血可采取让患者半坐卧或侧卧位,头部稍向前低的姿势,改用嘴巴呼吸来保持气道通畅,并以手指压迫鼻翼止血,约10分钟左右流血量多自然减少或停止。多量或快速的出血,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或其它病症,往往需要紧急请医生帮助。
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眼病,多在冬季最冷的月份发作。其症状是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平时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在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在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