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
所谓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合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
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新三维目标关系图
知识与技能(明:物、静、过去)
发展目标(暗:人、动、未来)
过程与方法
实现
实现
决定
能力
思维
感悟
判断分析
发散
归纳
迁移
想象
形象思维
空间思维
记忆
创新
表达
动手
模仿
观察
解决问题
收集整
理信息
“能力”解剖图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积极参与
的态度
良好的学
习习惯
道德
学科兴趣
团队合作
精神
科学思维
方法
创新意识
民族精神
探究精神
责任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剖图
“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
教学目标的叙写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
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目标是教师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的阐述。这就要求每位教师以人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注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