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践行浸润式学校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践行浸润式学校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7/11/3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践行浸润式学校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践行“浸润式”学校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小学教育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它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基础性教育。学校教育用什么样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基,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怎样的前途未来。多少年来,当教育只是把简单的知识传授作为最高追求,把升学率视为衡量办学水准的唯一指标,这显然是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办学的宗旨。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探索学校应该以怎样的教育文化引领学生、培育学生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所谓浸润式教育,它是区别与以往灌输式、说教式的一种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自然和真实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道德品质、行为****惯的塑造和教化的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
学校应是一个文化的熔炉。学校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也不单纯是灌输理想,而是把这三者以文化为介质完整地融合起来,这就是学校的文化作用,最后才能培养出有文化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解题的应试工具。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适龄儿童入学后,便要去面对繁重的学****任务,承受无尽的课业负担,睁眼读书,埋头作业,这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渐渐失去童贞,远离童趣。久之,他们视学****为畏途,没有了兴趣,也失去了欢乐。于是,他们会漫无目的、不加选择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所好,试图改变枯燥乏味的童年生活。然而对于尚缺乏自控力、辨析力、免疫力的孩子而言,就难免会受到外界社会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由于丢失了一种精神追求而变得胸无大志,心无憧憬,行无目标,进无动力。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以往
的学校教育****惯于口号式、运动式和灌输式,故难以受到良好的效果。教育不仅需要有自主的意识,有情感的交流,有思想的互动,更要有文化的浸润。近年来,我校坚持“文化育人”的办学宗旨,以落实全国“指南针计划”为契机,以实施文化教育为抓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为载体,用文化的方式熏陶学生,用人文的温情滋润学生,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总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靠知识的充填,而是靠文化的浸润。所以,学校德育处和大队部都积极践行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润式”教育,推动了课程教材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一、“浸润式”教育,润物无声的育人方法
“浸润式”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相互融合,引领学生实现道德内化和行为外现的有效举措。“浸润式”教育以其过程的渐进性、对象的主体性、影响的持续性和行为的实践性为基本特质来展现其教育的魅力。所谓过程的渐进性,即教育所产生的作用渐渐渗入,慢慢滋润,点滴变化。所谓对象的主体性,是指学生由自我的内在需求驱动,进而自动参与实践,自觉体验感悟,最终产生自然行为表现。所谓影响的持续性,是指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惯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一旦内化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它会对人的健康发展持续不断地产生积极影响,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长期起作用的精神食粮。所谓行为的实践性,说明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多元化实践活动,学生的精神是在文化实践活动中铸就,学生的品质是在文化实践活动中锤炼,学生的****惯是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养成。总之,
“浸润式”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育人过程,而它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所创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