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知遇之恩,何以为报
十五年前的三月,我拿到了MBA统考的成绩单,面对高分胜出的成绩,我陷入矛盾之中:一面是被称为“世界第一含金量”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正向我招手,一面是高昂的学费还没有任何着落。为了心中的梦想,我甚至想过放弃刚刚成立、步履蹒跚的公司去给别人打工,只要老板能圆我的MBA梦……幸运的是,开学前,我刚好赚足了学费,圆了自己的求学梦。
今年春节长假归来,我和一位员工谈职业规划,并说计划送他去读MBA课程研修班。员工除了惊喜,就是一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态度。而这正是我最担心的,没有感恩之心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但感恩至少不应该成为负担!
士:不为知己者死
东周四大刺客之一豫让,为给旧主智伯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最终失败后自刎而死,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绝唱。
赵襄子最后一次抓住豫让后问他:“你曾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干过,智伯把他们两家消灭了,你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投靠了智伯;如今智伯被我灭掉,你为什么执意为智伯报仇?”豫让说:“范氏和中行氏像对待众人一样待我,我也像待众人一样待他们。智伯待我如国士,我就像国士一样报答他。”
原来,“士为知己者死”只因为一个“义”字,却不问善恶是非。难道士的眼里没有善恶是非之分吗?
当然不是。《原来孔子这么说》一书作者沈善增先生认为,士的价值观缘于他们的依附性,士的价值,要由“知”他们的贵族、君主决定。从沈善增先生对《论语?学而》第一章的解读可知,要破除包括“士”在内的诸多行业“只讲私义”的价值观,就要去除其依附性。如何去除依附性???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独立人格!
沈善增认为:按《说文解字》,“学”有“学习”与“教育”相反的两个意义。繁体字的“?W”字的结构就是“臼”(膝盖骨)上有“爻”(知识),下面是“冖”(桌子),“冖”对面是“子”(儿子)。对于万世师表的孔子来说,“?W”当然就是教育。所以,“学而时习之”就是一面教育知识一面复习它,当然“不亦说乎”了。
甲骨文中的“朋”正是连在一起的两串贝壳。因为教书教得好,有学生带着学费从远方慕名而来,当然“不亦乐乎”。
精神上和物质上双双满足了,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即使不被别人赏识和使用,也不会烦恼,也可以不依附于人,保持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也就是“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摆脱了依附性的孔子活出了为人师的“范”,去除依附性的“士”也就要讲究善恶是非,不必“士为知己者死”。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去除依附性不是不讲“义”字。如果十五年前的我“卖身”求学,我一定努力工作回报资助我的人。但今天,我最害怕的是员工把感恩转化成负担。送他出去学习,是因为他配得上这份奖励,更因为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师: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曾经在一家知名广告公司工作过。当时因为这家公司员工流动性强,许多离开的员工又在广告圈内小有成就,大家戏称这家广告公司为“广告学院”,公司李总被称为“李院长”。
“李院长”桃李满天下,大多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但他的“广告学院”并未陷入梯子定律的困局,反而愈加人才济济,成为广告界的长青树。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只能靠看似“不靠谱”的理论来解释了:
按佛家的说法,布施分为三大部分: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