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诗经》中对偶婚遗存蠡测.doc

格式:doc   大小:16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经》中对偶婚遗存蠡测.doc

上传人:yzhlya 2017/12/8 文件大小:1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经》中对偶婚遗存蠡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经》中对偶婚遗存蠡测-大学语文论文
《诗经》中对偶婚遗存蠡测
贾月风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摘要]本文结合古今文史典籍对《诗经》中反映对偶婚的诗篇予以研究,得出《诗经》时代有男女无媒结合、入赘之婚、男女结合后可自由离散的现象,即是上古对偶婚遗存形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诗经》中所收诗篇的涉及漫长的时代、广阔的地域以及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因此才使《诗经》中体现出婚姻****俗的多元化。其中,自然会有对偶婚的残余形态的存在。
[ 关键词 ]《诗经》;对偶婚;遗存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8-0050-03
[作者简介]贾月风,女,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诗经》中男女婚恋诗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先秦大文学史》中有对《诗经》婚恋诗的描述:“随着爱情的产生,便出现了男女情爱诗。《诗经》中所保存的情爱诗篇,便是这源远流长的男女情爱诗的一部分,而且是我们迄今能见到的、最古老的一部分。”[4]242
不同于蒙昧时期的无自我意识群婚、乱婚的婚姻形态,野蛮时期的对偶婚已经有了爱情意识,人类可以选择合适的配偶,可以自由离合。对偶婚相对于蒙昧时代的群婚、血缘婚等婚姻形态是一种进步,同时也是人类迈向一夫一妻婚制的过渡平台。《诗经》时代,处于西周到春秋中叶,那时的对偶婚更像是在一个高级的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落后于那个时代婚制的个别残余现象。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诗经》中的具体诗篇,研究《诗经》中对偶婚遗存形态。
一、《诗经》对偶婚遗存形态
(一)男女可无媒而婚
《诗经》时代,“媒”是一个重要的婚姻媒介,许慎释媒:“谋也,谋合二姓。”段玉裁为其作注:“谋,以叠韵为训,谋合二姓者也,虑难曰谋。《周礼·媒氏》注曰:‘媒之言谋也,谋合异类使和成者。’”[281]周代已有了男女结合需有媒证的意识,《礼记·曲礼》载:“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3]1241《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4]2711《诗经》中有些诗篇直接描述了“媒”的重要性。如《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诗经》中一些作品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情与礼的对立与冲突。《鄘风·蝃蝀》就是一例,男女无媒而婚,抛弃当时婚姻媒介—媒,女主人公也因此受到谴责。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传》云:“蝃蝀,虹也。夫妇过礼则虹气盛。君子见戒而惧讳之,莫之敢指。”[5]318《笺》云:“虹,天气之戒,尚无敢指者,况***奔之女,谁敢视之。”[5]318古人认为虹的产生是由于阴阳不和,婚姻错乱,因而将它视作***邪之气。“怀婚姻也”中的“怀”字,郑《笺》释为“思”,我认为不可,此篇全文充斥着对女子的谴责之意,如果言“怀”为“思”的话,岂不是表明女子尤念婚姻礼法,不符全文对女子谴责的主基调。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引苏舆云:“‘怀’盖‘坏’之借字。……《左》襄公十四年《传》:‘王室之不坏。’《释文》:‘坏本作怀’。”[6]247“坏婚姻”之意更能体现出对女主人公的讽刺之意。《毛诗序》云:“《蝃蝀》止奔也,卫文公能以道化其民,***奔之耻,国人不耻也。”[5]318近代学者程俊英对《鄘风·蝃蝀》题解为:“一个女子争取婚姻自由,受到当时舆论的指责。这首诗讽刺了这个女子,从反面反映了当时妇女婚姻不自由的情况和这个女子反抗的精神。”[7]90古今学者观点虽有所不同,但都赞同此诗女子无视婚姻礼法而受世人指责的主旨,说明《诗经》时代脱离“媒”这个媒介,自由结合的婚姻形式是不被看好的,女主人公势必受到世人的指责。无媒之婚与对偶婚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没被礼教所束缚,自由结合的婚姻形态。所以说男女可无媒而婚是对偶婚遗存形态。
(二)男子从妇入赘
在对偶婚家庭中“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8]43,赘婚是女子具有较高地位的一种男“嫁”女的婚姻形式,赘婚形式从先周时期就以出现,《孟子·万章上》:“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4]2733王洁卿:“所谓‘婿氏称姻’,其原意乃指男因女而成礼,即为男从女而入赘。婿字,又从女作婿,于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