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7/12/12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
课题: 板块构造学说
教材: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二单元第一节P 页
一、教材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学生学****了地球内部构造之后,进一步了解有关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为火山、地震活动的铺垫。此外板块构造学说也是20世纪地球科学的最重要成果,类似于这样系统的地理学说的介绍,在高中自然地理部分并不多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很有帮助。
本节内容是对地球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将为世界地理中有关章节的地理成因学****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板块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解释岛弧、海沟、海岭、海岸山脉的形成过程。
3、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及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读图,掌握六大板块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表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火山地震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板块学说与现实问题结合分析,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建立起地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2、通过探求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说再到板块构造学说的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特点
2、板块运动方式与地表形态的影响
3、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带的关系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预****板块构造学说
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熟悉板块分布
教师准备:1、搜集素材
2、书写教案
3、课件制作
教学方法:地图式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启发法教学与情景教学法。
七、学生学法:
1、读图分析法:
通过阅读教学地图,学生归纳相关的地理信息,探索地理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某些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收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
讲解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讨论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过程
培养学说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学科素养
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利用课件展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探讨其分布的特点相对位置
探讨:六大板块的分布特点,记忆六大板块相对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六大板块分布的特点,点出板块分布比较特殊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板块分布的印象。
翻开地图册第43页,选择题第11题,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学****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围绕板块间两种不同边界展开探索研究,进行归纳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在陆地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洋底形成高大海岭,如:大洋中脊。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岸山脉、海沟、岛弧。如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马来群岛。
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的形成都与板块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