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29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展.doc

上传人:iluyuw9 2017/12/14 文件大小:2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展-科学论文
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展
吴建伟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录方法,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可视化,既便于教师监控,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以视觉化的形式,阐明了在知识领域里学习者是怎样使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并且揭示了知识结构的细节变化。思维导图的首要特征是用层级结构的方式或交叉连接方式,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我们可以用一幅思维导图来说明什么是思维导图(如图1)。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思维导图的背景、定义、作用、用途和绘制所需的工具。
二、借助思维导图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发展完善、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这一载体,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现阶段科学思维的水平,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三、四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完成“脚手架”型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
图2是为《食物》单元准备的“脚手架”型思维导图。由于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思维导图不能直接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脚手架”。首先让学生简单回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然后用不同颜色箭头画出“思维导图”主要框架,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拓展的“脚手架”,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训练科学思维。
也可以采用拼图的方法。如教师为每个合作小组提供卡片式的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快速整理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拼制出思维导图。以拼图为载体,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了解了思维导图的制作后,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制作导图。不仅要引导学生制作,更应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展示的平台,进而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最后取长补短,学生自主完善思维成果。
如《环境和我们》单元中的复习,可以指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如图3)。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们交流、讨论、修改后,让小组自主选择1到2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展示,把自己组的成功和失败与大家分享,老师适时补充。学生自主设计、合作绘图的实施步骤包括:课前学生合作绘图一师生共同评图一学生用图讲-师生共评一成果展示。
,促进思维发展的个性化
由于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能力不同,应当对他们进行分层指导。可以建议制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画简单的知识网络图,促使他们回顾一个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进行整理。对制作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用不同形式来制作思维导图,不仅有知识的概括,还可以有知识的应用、迁移。对制作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对专题进行研究,除了课内研究,课外还可以继续探究,然后把课内外的学习结合起来制作出专题思维导图。这样,就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都有所发展。
三、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