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药学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学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qsrkmc24 2017/12/2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学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词解释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
抗原漂移:指由基因组发生突变导致抗原的小幅度变异,不产生新的亚型,属于量变,没有质的变化。多引起流感的中小型流行。
补体系统是一组存在于人和动物体液中及细胞表面,经活化后具有生物活性,可介导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蛋白,也称为补体系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所有生物相容复合体抗原的一种统称,表示由MHC 基因家族编码而成的分子,位于细胞表面,主要功能是绑定由病原体衍生的肽链,在细胞表面显示出病原体,以便于T-细胞的识别并执行一系列免疫功能(例如杀死已被病菌感染的细胞,激活巨噬细胞杀死体细胞内细菌,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等)。
简答题
简述病毒的复制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 . . 装配和释放。
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
简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1热原质 2***和侵袭性酶3色素4抗生素5细菌素6维生素
简述干扰素的分类及生物学作用:干扰素分为α、β、γ干扰素三种类型,作用是抑制细胞的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包括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对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
简述Ig的基本结构:Y型的四肽链结构,即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以二硫键连接而成。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异物性(主要)
机体因素
免疫方式
理化性质分子大小
化学组成
抗原表位的易接近性
物理因素
: 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MHC抗原最初是作为移植抗原而被发现的,是引起移植排斥的主要抗原系统。这种抗原不合,即可引起受体的免疫应答,排斥移植的供体组织。MHC分子也参予免疫调节作用。
MHC分子在T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和T细胞库的产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菌苗或类***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接种。这种免疫力出现较慢,一般接种后2-4周才产生,但能维持半年到数年,接种次数一般1-3次。常用的接种有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等。人工被动免疫是当机体感染以后,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由于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身产生的,所有免疫作用虽快,但维持时间只有2-3周,因此,人工被动免疫常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常有的:破伤风抗***、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干扰素、胸腺素等。
论述题
以TD抗原为例,CD8﹢Tc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基本过程
CD8+Tc细胞对TD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基本过程: (1)TD抗原的提呈:诱导CD8+Tc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TD抗原主要是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二者为广义的APC,也是靶细胞)内产生,这些病毒TD抗原或肿瘤TD抗原产生后被细胞内蛋白酶体LMP降解成为小分子抗原肽,经TAP转运至内质网,并与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表达在APC的表面,供CD8+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