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2
文档名称:

产品创造流程.ppt

格式:ppt   大小:17,182KB   页数:9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品创造流程.ppt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7/12/24 文件大小:16.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品创造流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福田雷沃产品创造流程手册(讨论稿)
产品创造能力提升项目组

1
福田雷沃产品创造流程手册阐述了雷沃新产品的开发流程,包含了从产品规划至确定新产品项目直至量产的所有活动。它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实践,在公司多年的产品开发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将通过持续改进与优化保持其先进性和适用性。 产品创造流程手册有利于产品策划、过程调整和状态监控。关键特征是它能够评估各业务活动的结果并对其进行相应调整。 产品创造流程手册是为在产品创造过程中达成项目的目标而建立起的一套通用的任务、人物、时间的前后贯通的管理框架。 我们必须对产品创造流程有个一致的理解,才能更好是达成项目目标。 产品创造流程手册适用于福田雷沃重工下属产品创造业务,它解释了产品创造中最为相关的组成部分,是标准的产品创造业务流程框架,具体的项目开发需根据实际开发内容,参照本框架进行二次开发。
前言
2
Contents
目录
、总则
概述
术语
全生命周期划分
二、产品规划流程
三、产品开发流程
四、关键活动及方法论
3
【1】产品创造流程以样机的实现为主线进行设计,过程项目管理的范围始于项目启动,终于项目总签发。 【2】产品创造流程以矩阵式管理模式进行推进,设立1个项目经理、1个项目经理助理,9个子项目经理。(各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二次调整) 【3】产品创造流程通过项目管理的三要素(QCD)建立目标,并在各个阶段进行更新、验收。
基本原则
一、总则
4
QCD管理目标注释
一、总则
Q-Quality-质量
【1】在立项之初就要评估项目风险,并由项目发起者批准,在早期阶段要减小风险(新底盘和新车身的组合要避免)。
【2】产品开发遵从循序渐进的开发原则:设计,之后分析,之后制造,最后测试(与PDCA循环类似),来持续地提高产品的成熟度。
【3】质量门使得活动相关的所有部门(角色)同步。
【4】质量门是产品创造流程是否继续进行的主要决策点,不影响各节点活动的同步开展。
【5】通过质量门和定期(月度)汇报来同步项目内的各项业务的进展情况,并通过项目管理来跟踪。
5
一、总则
C- Cost-成本
【1】成本达成情况作为产品开发的重要指标进行量化,并在项目规格模块完成自上而下的目标制定及自下而上的逐级验证。
【2】在10-1质量门节点之间,每个质量门必须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更新、回顾,确保与目标的一致性。
D- Delivery-交付期
【1】零件图纸发布之前,询价开始,及确定零部件制造周期。
【2】从一开始,所有子项目的要求就必须符合到整个产品的配置和项目的整体规划。
【3】整机工程发布的时间需要与所有子项目的时间同步(特别是在制造、采购和售后方面) 。
6
关键术语
【1】项目经理:
产品开发阶段负责人,从项目启动介入,概念批准牵头,直至项目总签发,对产品目标的实现负责。
【2】子项目经理:
产品开发过程中,代表某职能负责职能模块任务与交付质量的人,对职能模块质量、成本、周期负责。
【3】全生命周期:
产品从客户需求提出开始到退出市场的全生命历程。
产品全生命周期=产品规划+产品开发+量产与改进。
【4】质量门:
整个产品设计流程中设立的检测点,对产品开发状态进行过程监控(QCD目标验收),检验当前环节是否满足要求可以进入下一环节。
【5】规格:
是可量化指标明确产品的各项功能参数、成本、质量特性和客户需求等,用来规范产品开发过程各项指标,是产品开发的“宪法”。
【6】角色:
产品创造流程中,代表各个活动开展的责任人,对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负责
一、总则
7
【8】样机
样品种类
节点区间
图纸状态
生产单元
制造状态
样机目的
A样机
(样品)
S-8
S/草图/无图
试制测试部
非批产工装件
手工、数控加工制作(不一定用预期材料)
直接借用标杆件
支持概念设计
确认创新技术
对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产品概念进行决策
B样机
(样品)
8-6
S
试制测试部
非批产工装件
软模件或手工、数控加工制作件(不一定用预期材料)
支持规格确定,验证样件功能性
验证:功能、结构
预测:耐久性
提供初步的零部件层级的成本分析依据
提供初步的FMEA分析
支持自制或采购的基础定义以及生产概念
C样机
(样品)
7-4
S/A
试制测试部
功能上与量产设计一致。精细化后的几何
元素(圆角、形状、皮纹)和材料与量产设
计接近(无相关的技术限制)
制造原则:主要的成形与量产设计接近
(根据零件具体情况确定样件状态
最终过程(装配)一般要手工完成
验证规格,验证产品可靠性、耐久性
确定安装,功能,可靠性和耐久性
表面质量与量产零部件接近
空间和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