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王心斋语录 文档.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心斋语录 文档.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12/29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心斋语录 文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艮:王心斋语录
按语:此《王心斋语录》选自日本永嘉元年和刻本《王心斋全集》,原本分上、下,分别为‍《全集》卷二、卷三。
语录上
《大学》言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在齐其家,齐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而正心不言在‍诚其意,诚意不言在致其知,可见致知、诚意、正心,各有工夫,不可不察也。
《中庸》「中」字,《大学》「止」字,本文自有明解,不消训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是分明解出「中」字来。「于止,知其所止」、「止仁‍」、「止敬」、「止慈」、「止孝」、「止信」,是分明解出「止」字来。
天下之学,惟有圣人之学好学:不费些子气力,有无边快乐。若费些子气力,便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
「不亦悦乎」,「说」是心之本体。
「志于道」,立志于圣人之道也。「据于德」,据仁义礼智信,五者,心之德也。「依于仁‍」,仁者善之长,义礼智信皆仁也,此学之主脑也。「游于艺」,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
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故立吾身以为天下国家之本,则位育有不袭时位者。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论有位无位,孔子学不厌而教不倦,便是位育之功。
学是愚夫愚妇能知能行者。圣人之道,不过欲人皆知皆行,即是位天地育万物把柄。不知此‍,纵说得真,却不过一节之善。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与鸢飞鱼跃同一活泼泼地,则知‍性矣。
戒慎恐惧莫离却不睹不闻,不然便入于有所戒慎、有所恐惧矣。故曰: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论道理若只得一边,虽不可不谓之道,然非全体也。譬之一树,有见根未见枝叶者,有见枝‍叶未见花实者,有见枝叶花实却未见根者,须是见得一株全树始得。
不执意见,方可入道。
学讲而后明,明则诚矣。若不诚,只是不明。
孔子虽天生圣人,亦必学诗、学礼、学易,逐段研磨,乃得明彻之至。
知得身是天下国家之本,则以天地万物依于己,不以己依于天地万物。
「若能握其要,何必窥陈编」,白沙之意有在,学者须善观之。《六经》正好印证吾心,孔‍子之时中,全在韦编三绝。
人之天分有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
体用不一,只是功夫生。
天行健,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知行合一。
学者有求为圣人之志,始可与言学。先师常云:「学者立得定,便是尧舜文王孔子根基。」
学者初得头脑,不可便讨闻见支撑,正须养微致盛,则天德生道在此矣。六经四书,所以印‍证者也。若功夫得力,然后看书,所谓温故而知新也。不然,放下书本,便没功夫做。
尘凡事常见俯视无足入虑者,方为超脱。今人只为自幼便将功利诱坏心术,所以夹带病根,‍终身无出头处,日用间毫厘不察,便入于功利而不自知,盖功利陷溺人心久矣。须见得自家‍一个真乐,直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然后能宰万物而主经纶。所谓乐则天,天则神。学者不见‍真乐,则安能超脱而闻圣人之道?仁者安处于仁,而不为物所动,智者顺利乎仁,而不为物‍所陷。仁且智,君子所以随约乐而善道矣。
斋明盛服,非礼不动,一时具在,便是立志用功。
诚意、忠恕、强恕、致曲,皆是立本功夫。
容得天下人,然后能教得天下人。《易》曰:「包蒙吉。」
善者与之,则善益长;恶者容之,则恶自化。
一友论及朋友之失,先生曰:「尔过矣,何不取法君子?见不贤而自省之不暇,那有许多功‍夫去较量人过失!」
若说己无过,斯过矣;若说人有过,斯亦过矣。君子则不然:攻己过,无攻人之过,若有同‍于己者,忠告善导之可也。
先生于眉睫之间省觉人最多。学者有积疑,见先生,多不问而解。有学者问放心难于求,先‍生呼之,即起而应,先生曰:「而心见在,更何求心乎?」有别先生者,以远师教为言,先‍生曰:「涂之人皆明师也。」得深省。
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会失。
教子无他法,但令日亲君子而已,涵育熏陶,久当自别。
古人定省,谓使亲安妥而常定省之,非必问于亲而后谓之定省也。文王朝于王季日三,亦只‍问安否,于内竖而已。
学者指摘举业之学,正与曾点不取三子之意同。举业何可尽非,但君子安身立命不在此耳。
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人有困于贫而冻馁其身者,则亦失其本,而非学也。夫子曰:「吾岂■‍(左『夸』右『包』)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爱人直到人亦爱,敬人直到人亦敬,信人直到人亦信,方是学无止法。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身,不怨胜己者」,正己而已矣。「君子之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亦惟正己而已矣。故曰:「不怨天,不尤人。」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性情之正,非惑也。既欲其生,又欲其死,中无定主,抱不‍决之疑,方是惑。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只是致良知便了,故曰:「如此而已矣。」
「大德不逾闲」,守经之谓也。「小德出入」,行权以正其经也。
「人心惟危」,人心者,众人之心也。众人不知学,一时忿怒相激,忘其身以及其亲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