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一、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二、“祖宗之法”与宋朝“防弊”之制
三、从学校、科举看宋代士大夫政治之发展
一、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开封
汉
郭威
951-960
周
开封
沙陀
刘知远
947-951
汉
开封
沙陀
石敬塘
936-947
晋
洛阳
沙陀
李存勗
923-936
唐
开封
汉
朱温
907-923
梁
都城
族属
创建者
时间
国号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北宋
北宋
南唐
北宋
南唐
北宋
北宋
后唐
北宋
南唐
灭于
太原
刘崇
951-979
北汉
江陵
高季兴
907-963
南平
长沙
马殷
927-951
楚
广州
刘龑
917-971
南汉
福州
王鏻
933-945
闽
杭州
钱镠
923-978
吴越
成都
孟知祥
934-965
后蜀
成都
王建
907-925
前蜀
金陵
李昪
937-975
南唐
广陵
杨隆演
919-937
吴
都城
创建者
时间
国号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中国西北文物骤衰,实为唐中叶以后一极要之转变。……黄河流域之气运,不仅关中以西不复兴,即中部洛阳一带亦不够再做文化、政治的中心点。中国社会的力量,渐渐退缩到东边来。……自此以后,南方社会,遂渐渐跨驾到北方社会的上面去。
——钱穆《国史大纲》
从此以后,塞外开发的气运,暂向东北,辽、金、元、清相继而起。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所可注意者,吴越闽楚,据地皆甚促狭,亦竟各能维持数十年之割据政权,是可于经济上得一解释。即此等区域,经济上之发展,已达相当程度,非但各足以维持一政府机关,并足以维持相当之兵力以保守之。换言之,此类割据势力之能存在,即各区经济势力发展之反映也。
——李剑农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兵制和藩镇的整顿
中书门下
显德四年(957)五月二十四日,中书门下奏:……候集编毕日,委御史台、尚书省四品已上官,及两省五品已上官参详可否,送中书门下议定,奏取进止。
——《五代会要》卷八《定格令》
枢密院
梁之崇政使,乃唐枢密之职,盖出纳之任也,唐常以宦者为之,至梁戒其祸,始更用士人,其备顾问、参谋议于中则有之,未始专行事于外也。至〔郭〕崇韬、〔安〕重诲为之,始复唐枢密之名,然权侔于宰相矣。后世因之,遂分为二,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枢密。
——《新五代史》卷二四《安重诲传论》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兵制和藩镇的整顿
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范香溪先生文集》卷四《五代论》
〔安〕重荣起于军伍,暴得富贵,复睹累朝自节镇遽升大位,每谓人曰: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卷九八《晋书· 安重荣传》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五代十国军队构成:
中央禁军
藩镇兵
乡兵
——不断壮大
——逐渐削弱
兵制和藩镇的整顿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控制藩镇的措施:
移易镇帅
分割藩镇地盘
把藩镇降为防御州、刺史州“直属京”
毁城隍、拆城防之具
兵制和藩镇的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