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故都的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主要作品
小说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出奔》
散文
《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原名郁文。1896生,七岁入私塾,“九岁题诗四座惊”。1913赴日留学,1922回国。十年里受尽歧视、冷遇和屈辱,激起了他强烈而深沉的爱国热情。
“眼看到祖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思所感,所经历的一切,剔刮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样,毫无力气,毫无勇毅……”
——《忏余独白》
“中国呀中国,你快快强大起来吧!”
——《沉沦》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钓台题壁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一、此诗为郁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一九三一年一月廿三日写于上海。原题为“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后收入《钓台的春昼》散文中。按,三一年一月左联五作家被捕,一个月后被杀。此诗戟刺时事,间抒中怀,最能表现郁达夫诗忧伤愤世的特点。尤其次联句,张狂之态毕出,而哀婉之情难掩,实为绝唱。篇末沉痛之中冷然有讥刺之态。二、樽或作尊。三、鸡鸣风雨:榷诗经》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海扬尘:用麻姑典故,东海扬尘喻世事变化无常。四、义士:指鲁仲连义不帝秦事。
思考题:
?请用一字概括。(声、形、色、味? )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自然段,作者分别哪些字来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征。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一、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