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兔请客
主备人:北票市娄家店乡七家子小学李岩
指导、检查责任人:娄家店中心小学祁秀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9--50页。
教材分析:
《小兔请客》是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用小棒和计数器代替果子摆一摆、拨一拨,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以及算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最后得出结果。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学习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他们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情境初步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以及算理的理解。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初步体会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成捆的小棒计数器图片课件投影仪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小兔子过生日啦!一大早,它就来到果园里摘了好多的果子,想邀请好朋友来它家做客。(边讲故事边贴图片,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和图片式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
学习加法
师:小松鼠,小刺猬,小猴子来了,小兔子端来了3盘果子,不一会小猫小狗也来了,小兔子又端来了2盘果子。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有5盘果子
生2:每盘有10个果子
生3:小兔子先端来30个果子,又端来20个果子(这条信息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师可进行引导)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
预设:
生1:一共有多少盘果子
生2:先端来的果子比后端来的多几个
生3:后端来的果子比先端来的少几个
生4: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是师可引导,并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呢?
(当学生说不出时,师可引导:小兔子先……又……一共……)先找一名学生说,在再找一名。
预设:
生1:小兔子先端来30个果子,有又端来20个果子,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师:说得真好。那么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30+20=
师板书。(如果有学生把结果说出来要问一问他是怎么想的,并直接板书)
师:30+20是不是等于50呢?下面请同桌两人一组,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看哪个小组最认真,开始吧。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将整十数的加法转化为10以内数的加法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上前来给大家摆一摆?其他同学当小监督员,看他摆得对不对。
(找一名学生汇报,其他同学看大屏幕。学生汇报时师认真倾听,当他说的不完整时,师要进行引导。如果学生汇报时说几捆,要引导他说出每捆10根,先摆30根,又摆20根,一共50根)
师:谁还愿意来摆一摆?(再找一名学生)
师:同学刚才摆的真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用计数器上的珠子代替果子拨一拨30加20等于多少。我们还要像刚才那样认真,好吗?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拨一拨
(找一名学生用教师计数器拨,其他同学认真看。如果学生在汇报没有说出在哪个数位上拨珠子,师追问:你是在哪个数位上拨的珠子,所以先拨的3颗珠子表示……,后拨的2颗珠子表示……,一共是……)
师:谁愿意再来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