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鸣沙山下的第二次初恋
我与妻子去年才结婚,热爱出游的妻子经常担任导游的角色,一起出行成了我们婚后的保留节目。看过一本书上说,夫妻的感情是通过生活来增加的。我想,我与妻子的感情,也许就验证这个,不过,我们的感情是通过游玩来增加的。不记得我们一同出行多少次了,每次的游历都能让我们的爱情更浓一分。
我向往沙漠,早就想在沙漠里自由行走,来证明妻子与我说过的新奇。到了敦煌岳父母家,就盼有朝一日携妻子去沙漠里走走,饱览大漠的形状,实现自己一生的梦想。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在敦煌市城南五公里,山鸣沙山、月牙泉两个景点组成,这是妻子告诉我的,我以前没有去过。这次到敦煌探望岳父母,正好到鸣沙山月牙泉走走,体验西北大漠风情。
初到敦煌,对水土反应明显,身体严重不适。与岳父、妻子三人到了隔鸣沙山月牙泉只有一站地的雷音寺,胃部突然疼痛难忍,额头人汗如豆,我只能对沙漠望而兴叹,由妻子、岳父护着回到七里镇。作为医生的妻子,熟悉敦煌水土,对我调以药物,静养数日,身体康复如初。
妻子性本好玩耍,见我身体好转,就要我学习吃西北面食,并给我极力推荐敦煌西大桥市场边的一家驴肉黄面馆,说很多好吃者都到那里去品味。妻子知道我是个好吃之人,到各地行走,最关心的是风景和美食二事。就提出给我加餐的要求,我当然足无法拒绝,也正好想到外面走走,散散几天闲在家里的闷气。
我们坐车到这家驴肉黄面馆,已经足人山人海,还行很多人等在那里排队。妻子在敦煌生活了十年,可以说几句简装的敦煌土话,就找老板在窗口要了张小桌子,让我坐下来。妻子说:我们坐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既安静又可以透过玻璃看路上的风景,如果你愿意,还可以静静的关注店里的生意,了解西北人“不好客”的经营模式。妻子告诉我吃了面还要去转转。
饭后,我与妻子来到当地一家土产市场,市场主要经营敦煌土特产,有夜光杯、飞天彩画、杏脯等。旁边还有一个敦煌美食广场,主要经营敦煌的小吃,有头杂、羊蹄子、羊头、沙锅等。我吃饱了驴肉黄面,石到这么多美丽奇特的美食,肚子却撑不下,只能用眼睛品尝。在市场转了一圈,满足了视觉的快感。妻子说还要带我到其他地方走走,不留神坐错了公交车,被带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门门。
鸣沙山是沙漠之山,整座山都由沙子组成;月牙泉是沙漠里的一眼小泉,因两景相近,被划为一个景区,游客常用两个名字称呼。远远的看到鸣沙山的大漠,金黄耀眼,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心中不由得激动起来。
以前,我没有见过如此大的沙漠,走在大漠边缘,心里又没有底了,不知道从那儿欣赏起。妻子生活在这座沙漠上有十年,虽然不住在沙漠里,但她住的地方是由沙漠硬化出来的,现在还是开门见沙,对这里的风景和气候都很了解。见我呆头呆脑的样子,就说,老公,有我在身边,别担心,我给你作解说吧。
鸣沙山乃茫茫大漠的第一山,山峦起伏优柔缠绵,没有山的尖锐和锋芒,体现着自然的柔性与狐媚。鸣沙山也不失线条的俊美,峰岭间锐利如刀削,有着棱角分明就像四北人的个性。
鸣沙山之鸣在夏季出现,太阳暴晒过后的沙漠,能听到沙砾思思的声音。站在鸣沙山上,恩恩的声音不绝于耳,有点像马头琴声,那就是沙鸣。据专家研究,鸣沙山的沙鸣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鸣沙山沙沟深,沙峰相距较近,有点声响,回音很大;其次,敦煌是沙漠里的一颗明珠,敦煌城的四周都是沙漠,鸣沙山就是沙漠的一角,一年四季异常干燥,沙砾表面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