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金融
金融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融通资金或筹集资金。
广义: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现、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内涵包括四个组成部分:(1)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2)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3)金融监管和调控(4)金融关系
2、金融的特点:融资性、自愿性、调节性
3、金融的分类:
(1)按金融活动的方式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
(2)按金融活动的目的分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
(3)按金融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租赁等(4)按金融活动是否接受政府监管分为:官方金融和民间金融
4、金融的作用
(1)实现资金的再配置,筹集资金的融通
(2)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提供金融服务,创造和扩大社会信用(4)防范和降低经济风险,进行金融监督(5)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5、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基本原理对各类存款来说都是成立的。在理解创造过程的过程中,做了五方面的假设:
商业银行只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全部用于放款或投资;第二、商业银行的客户(包括存款人和借款人)将其中的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并使用支票结算方式,不提取现金;
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以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组成;
商业银行只经营支票存款(活期存款),不经营定期存款,即存款方式没有转化的渠道;第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万。
6、货币的形态演变:
实物货币阶段{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原始形式;人们倾向于选择能最大限度节约交易成本的商品作为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阶段{经历了贱金属货币—贵金属货币—铸币阶段}
纸币货币阶段{主要包括纸币和信用货币}(4)电子货币阶段
(1)实物货币形态
定义:指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货币的表现形式。
特点:①货币材料的多样性②货币单位的多样性
③货币交换的有限性④货币标准的粗犷性
(2)金属货币形态
定义:是指使用金属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货币的表现形式。
金属货币经历的阶段:
①称量货币:“金属货币的重量”
②铸造货币:“金属货币的数量”
金属货币形态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①货币材料的单一性②货币单位的稳定性
③货币标准的准确性④货币交换的广域性
(3)信用货币形成
无限法偿性
货币形成:现金货币的形成和存款货币的形成;央行:现金货币的形成
商行:存款货币的形成;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形成
商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机制;商行吸收存款:现金回笼——存款增加
(4)电子货币形态
电子货币形态的特点可做以下概括:
货币形态无纸化、货币发行分散化、货币流通网络化、货币风险多样化
7、货币商品演变的一般路径:
食用商品→农用商品→通用商品→享用商品
8、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功能(2)流通手段功能
(3)储藏手段功能(4)支付手段功能(5)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功能
货币脱胎于一般等价物,而一般等价物本身具有价值,因此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价格标准:货币单位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区别和联系
价值尺度离开价值标准无法得到外在表现,价值尺度的功能也就无法得到体现。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分离的一种充当固定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格标准是由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强制规定的贵金属货币的重量单位。
价值标准的基础是价值尺度,离开了价值尺度,价格标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发挥作用,价值尺度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价值尺度在于鉴定普通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价值标准是通过货币重量单位表现商品价值量多少。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商品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动,价格标准的变化决定于政府法令,与劳动生产率无关。
(2)流通手段功能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特点:W—W变为W—G—W
流通手段特点:1)现实性;2)可以是不足值,也可以是价值符号。
货币流通规律:
(3)贮藏手段功能
可能性:由一般等价物的属性决定
特点:1)现实的且是足值的;2)必须退出流通领域
贮藏手段的的“蓄水池”作用,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4)支付手段此功能由赊销引起
发生范围:1)偿还债务2)大宗商品交易3)财政收支和银行信用收支4)工资、房租、地租、水电费等流通领域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职能的特点:原则上只能是金银
发达国家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原因:
(1)曾经与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
(2)经济实力雄厚,信誉较好(3)币值较为稳定(硬通货)
9、人民币的特点
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都具有无限法偿性
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都由中央人民银行发行
人民币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