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东省节能自愿协议试点方案
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家经贸委《关于开展节能自愿协议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决定在济钢、莱钢两企业开展节能自愿协议试点。试点方案如下:
一、试点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为推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采取了节能自愿协议的管理模式。它的基本形式是工业企业(行业)在中央或地方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就一定期限实现一定节能和环保目标,自愿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作出承诺,并付诸实施。
在济钢、莱钢开展节能自愿协议试点的目的是,借鉴国外节能先进经验,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工作新机制,推动我国节能事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试点的内容
(一)在政府和企业分别建立节能自愿协议组织领导与监督管理体系。
1、省经贸委成立山东省节能自愿协议试点指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试点工作。指导小组下设试点办公室,负责组织日常工作。
2、组成山东省节能自愿协议监督评审组,在省节能自愿协议试点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对试点企业节能措施和节能效益进行监督和综合评价。
3、在试点企业建立健全试点领导与管理机制。
(1)试点企业要成立由企业有关负责人挂帅的试点领导机构。
(2)试点企业要制订节能工作计划,健全能源计量、能耗定额、能源消耗台帐、统计分析、能量平衡、节奖超罚和人员培训等日常管理制度。
(3)试点企业每年初向省经贸委报送上一年度节能工作报告。
(二)在试点企业设立节能、环保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1、吨钢综合能耗。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每吨钢消耗的自耗能源量。即:
2、吨钢可比能耗。是指企业每生产一吨钢,从炼铁、炼钢直到成材配套生产所必需的耗能量及企业燃料加工与输送,机车运输能耗及企业能源亏损所分摊到每吨钢的耗能量之和。计算方法见附表1。
3、工序能耗。是指重点工序耗能情况。
(1)焦化工序能耗。是指工艺生产系统的备煤车间(不包括洗煤),厂内部原料煤的损耗,焦化车间,回收车间(冷凝鼓风,氨回收、粗苯,黄血盐),辅助生产系统的机修、化验、计量、环保等,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的食堂、浴池、保健站、休息室、生产管理和调度指挥系统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实物量,扣除回收、外供能源,并折算成标准煤。
(2)烧结工序能耗。是指生产系统(从熔剂、燃料破碎开始、到成品烧结矿皮带机进入炼铁厂为止的各生产环节)、辅助生产系统(机修、化验、计量、环保等)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系统(厂内食堂、浴室、保健站、休息室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并折算成标准煤。
原料场的能耗以及烧结厂大、中修的能耗均不计入烧结工序能耗。
(3)炼铁工序能耗。是指高炉工艺生产系统(原燃料供给、高炉本体、渣、铁处理、鼓风、热风炉、喷吹燃料、碾泥、给排水),辅助生产系统(炼铁分厂、车间所管辖的机修、化验、计量、环保等)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厂内食堂、浴室、保健站、休息室、生产管理和调度指挥系统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实物量,扣除回收、外供能源,并折算成标准煤。
(4)转炉工序能耗。是指从铁水进厂至钢锭(坯)出厂,其中包括混铁炉、转炉炼钢、浇铸(连铸)、精整、产品出厂等全过程消耗的一次和二次能源,并折算成标准煤。
4、余热利用
(1)转炉煤气回收量。是指企业每生产一吨钢回收的转炉煤气量。即:
(2)高炉煤气放散率。是指从放散管实际放散的煤气流量除以煤气发生总量的百分数。即:
5、节能量。是指企业本年度吨钢综合能耗减去上年度吨钢综合能耗的差额乘以本年度钢产量。即:
6、节能率。是指企业本年度节能量与上年度能源消耗总量之比率。即:
7、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即实际节能量相当于减少排放SO2和CO2(, )的量。
8、节能管理的有关情况(包括企业“节能篇”、节能设备、节能培训等)。
9、节能效益(按550元/吨标准煤计算)。是指节约能源产生的价值量。
(三)建立节能、环保目标体系。
1、通过试点,企业全体员工节能意识普遍提高,企业制订系统的节能规划和计划,节能管理机制完善,措施落实。
2、济钢。根据济钢《参加山东省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实施方案》,济钢承诺:
(1)到2003年底:
——吨钢综合能耗和可比能耗,分别下降到770公斤标准煤/吨和695公斤标准煤/吨,都比原计划(签自愿协议前,下同)下降2%;
——,节能效益达4125万元,,增加节能效益4125万元;
——节能率为2%,比原计划增2个百分点;
——减排二氧化硫1350吨、二氧化碳45000吨碳,分别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