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改阶段性总结与反思
查汗淖尔学校:冯茹
两年前我校领导从河南漯河二中学习课改经验,请回二中的校长和课改示范老师给我们作报告介绍他们的课改做法,老师给我们上两节示范课,之后就着手开始课改---其实就是上课使用教学案。
一开始仿照二中留下的教学案模式,在一没有集体备课的集思广益,二没有人具体指导如何备教学案、怎样备教学案的情况下,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上一周11月4-8号又搞了一次课改大活动,两校互派老师进一步学时的备课、教法差距老大了,明白读、议、展、点、练的具体操作: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必须精心备课。没人和你一起讨论,就上网大量查找资料,反复比较哪一个的教学设计好,哪一个的教学案好,选择最适合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案。
上课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目标—阅读三维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导课环节要灵活多样,话题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提炼、也可从新闻时事热点入手------总之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语言精炼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本课内容情境,防止废话、无关紧要的话、不着边际的话,不带口头禅。
自主学习问题设计要体现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题型一般是填空题。使学生通过阅读、预忆,此时不分组所有题每人都要完成,老师巡查指导特别是学重点内容,10-13分钟后按组展示答案,及时给点掌声。老师点拨有困难的题,也可以就某一问题的答案在课文里找到后让学生齐读-强化记忆。总之老师组织课堂需灵活,及时鼓励学生敢于站起回答问题的勇气,老师的作用就是巡查、引导、点拨、帮助深入到学生当中去。
合作探究问题设计需从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入手,难易要适中,有层次递进,适当拓展,与中考链接。如我在《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中的合作探究第一题:看图找出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分界线宜昌、湖口,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长江的重要支流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二中的邰晓红给我评课指出:要分层次,改为
①找出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分界线宜昌、湖口
长江流经的地形区_____ 高原、________ 山区、__________ 、_______ 平原。
长江的重要支流北面从西到东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
南面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