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本学期的课堂改革虽然开始的晚,但改革的春风沐浴着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经过近两个月有声有色的语文课程改革工作,我们做了许多探索和努力。根据前段时间的课堂改革计划作如下总结:一、课堂教学方面,构建有效课堂1、自课改以来,我积极参加课改的听课活动,先后听了20多节课,收获很多。特别是在听韩老师的课改示范课中,学到了更多。同时,我也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努力实践。首先缩短课时数,力争做到一课一得。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做到读写结合。课堂练笔在精读课文中设计,争取在课内完成。如22课《狼牙山五壮士》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练笔: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汉白玉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你想说什么?预习以前一直是在课下完成,现在利用课前15分钟预习,试了几次有些困难,学生层次不齐,慢的学生课文都读不通顺,所以今后在预习上还得与其他老师多交流方法。总之,与以前的课堂相比,过去我过多的关注知识的传授,现在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二、各项课改训练,坚持落实。1、关于读书其实从三年级开始,我们班的读书活动一直在做,但是效果不是很好。课改后,我觉得收效最大的就是班内大部分孩子喜欢上了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读的书首先得学生感兴趣,所以我让学生自己选书,从书名开始,打开他们阅读的大门。保证每天留有阅读时间,课前三分钟适时检查。利用阅读课时间分享读书收获。除必读书外,再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感兴趣的书目。如:学生对沈石溪的动物系列故事兴趣浓厚,前两周已经借阅,收获颇丰。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在周二完成。根据师生共读情况,交流收获,完成读书卡,读完后完成一篇读后感。根据学生的意愿,我们共同阅读了《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小王子》。在课改之前,我们安排的阅读课所阅读的书籍都是向学校借阅,如沈石溪的动物系列,杨红樱,伍美珍的系列书籍,学生很喜欢读。我初步统计,学生的阅读量大多数在十二本左右,读的多的孩子在二十本以上。2、关于作业日记要求每周完成三篇,根据情况,写人记事或根据当时的活动写,比如较大的实践活动越野赛、元旦、二课趣味小组等活动,及时让孩子们把这些写作的素材积累下来。但是因为是刚开始这样大量的写日记,而且以前也没有很好的对于我们班的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没有达到要求。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怎么才能让他们喜欢写作?每单元完成一篇成功的贴近学生实际的习作,本学期,我们共写了八次。其中“读后感”写了两次。手抄报共完成了两次。内容是根据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按主题布置给学生,手抄报的格式曾让美术老师教过一次。评选出优秀作品班内墙壁展示。早晨20分钟的经典诵读,按提前备好的诵读计划,认真的完成,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计划每天两则,课上背会,充分调动小组的作用,由小组长检查,目的是全员过关。中午10分钟的写字,必须在指导后再写。比如今天课上的生字,在展台上出示,分析字形,注意占格,主笔的位置,每笔的起笔,之后在进行描红书写。展示评选。后来字帖描完之后,我用硬笔书法本练写,把每次练写的优秀作品在班内展出,激励的作用很重要,学生的字有很大的改变。课间读背。“一日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