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永春县桂洋镇文太村.doc.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永春县桂洋镇文太村.doc.doc

上传人:kortfd 2015/5/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永春县桂洋镇文太村.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永春县桂洋镇文太村
防洪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精神,按照省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洪抢险救灾应急预案》要求,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汛工作方针,做好本村防洪减灾工作,特编制本预案。
一、本村概况
文太村位于永春县桂洋镇西南部,晋江西溪上游支流从境内穿过。,耕地面积820亩,茶果园面积共450亩。全村现有342户1359人。有灌溉100亩以上渠道1条,电站2座,总装机110千瓦。
本村主要易发灾害地点是各厝后较高群众,暴雨是造成厝后较高群众可能受灾的主要因素。
二、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及职责
成立文太村防汛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协调涉及本村的抗洪抢险救灾行动,联系电话如下。
镇挂钩领导:郭丽龄(宣委)23929519
驻村干部:李文福(工作队长)23966099
组长:徐中华(支部书记)23966012
副组长:吴民须(村主任)23966013
成员:吴联梓(村委)**********
林淑坤(支委)23966125
徐建家(村委)24982498
吴继伯(村委)23846662
建立一支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机动队,由基干民兵组成,联系电话详见附表。
三、防洪抢险重点部位群众转移和安置地点等情况
本村主要易发灾害地点是各厝后较高群众,因此加强监视,宣传尤为重要,各村两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并按就近原则,在安全地带转移、安置。
四、防洪抢险救灾预案
1、传送信息: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驻片工作队入户通知重点部位受影响的人员,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转移群众:接到乡镇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当出现暴雨(暴雨是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mm~)或短时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时,乡镇挂钩领导、驻村干部迅速到位,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转移受影响的人员,对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巡查值守。
3、紧急疏散:当灾情时,应就地向高处转移,严禁往下游或低处转移。
4、组织抢险: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情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机动队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当应急机动队成员接到集合命令时,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及时开展救灾工作。
5、灾后自救:由村两委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疫情防疫、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
6、灾情上报: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区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即使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汇总上报乡镇值班室。
五、建立长效机制
1、规定转移信号:规定群众转移信号为敲锣声,当群众听到连续锣声时应马上转移,村干部逐户进行检查转移情况。
2、严格回迁制度:危险解除后,村民必须在接到通知后,以敲锣单声为信号,方可回迁。
六、防汛物资储备
村部仓库已储备了编织袋、安全头盔、手电筒、铜锣、锄头、雨衣等防汛物资,详见附表。
文太村支部委员会文太村民委员会
2012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