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胃镜操作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4,256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胃镜操作心得.doc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2018/5/4 文件大小:4.1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胃镜操作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Virchow-Robin腔 与神经疾病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何效兵
E-mail: doctorhexb@
1
概述
血管周围间隙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由德国病理学家R. . Robin提出,后来命名为Virchow-Robin腔(VRS),也有称之为血管周围淋巴间隙。
2
概述
VRS将血管与周围的脑组织分离开来,是神经系统内的正常解剖结构。MRI能够在体显示这一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结构,并发现VRS的增多和扩大与多种神经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3
VRS的解剖与生理
过去一直认为,VRS是蛛网膜下腔伴随穿通血管进入脑实质的延伸,与蛛网膜下腔是相通的。目前认为,VRS是与软脑膜下腔接续的。电镜与示踪剂的研究证明,大脑半球的VRS与蛛网膜下腔并不直接相通。VRS是软脑膜随着穿通动脉和流出静脉进出脑实质的延续而成。
4
VRS的解剖与生理
VRS的外界是神经胶质界膜,内界是血管外层,随着血管树一直延伸至毛细血管水平,最后,胶质界膜与血管外层融合成盲端。软脑膜是由单层细胞组成,细胞间为缝隙连接和桥粒连接。在大脑半球,VRS是由单层软膜构成,在纹状体动脉周围是由双层软膜构成。这些VRS常常很小,直径约1-2mm。VRS充满组织间液,而不是脑脊液。
5
VRS的解剖
6
VRS解剖
7
VRS的解剖
按照所在部位,VRS分为三种类型
①随着豆纹动脉通过前穿质进入基底节区,称基底节型
②随着髓质动脉进入大脑半球灰质,延伸至白质,称大脑半球型
③有学者提出第三种类型,随着来自大脑后动脉的穿通动脉进入中脑的VRS,称中脑型。
大脑半球型VRS与年龄明显相关,是脑老化的一个特征,未发现基底节型VRS与年龄有关。
8
VRS的解剖
在VRS内的穿通动脉直径<,血管周围有一很窄的间隙,,因此,在MRI上是看不到的。只有当VRS扩大到一定程度(直径>)后,MRI才能显示。一般认为,直径<2mm的VRS属正常解剖结构,见于各个年龄组的健康人。20岁以下组出现率23%,21-40岁组出现率33%,41-60岁组出现率28%,61-80岁组出现率33%,超过80岁者出现率18%。VRS常见于基底节区,达35%,半卵圆中心相对少些,约13%。
9
VRS生理
VRS的生理意义是作为脑组织间液排出的一个主要通路。组织化学研究表明,VRS内液体主要含有淀粉样蛋白P组分、内氨酰氨基肽酶S和N、载脂蛋白E、蛋白多糖、免疫球蛋白G、白蛋白、乳转铁蛋白等。VRS作为一个隔室,还与头颈部淋巴通路相连接,构成了组织间液经脑脊液排入淋巴系统的直接通道;但是,也提供了外来抗原进入脑、细胞间液和脑脊液的机会或可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