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胃镜操作心得.docx

格式:docx   大小:27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胃镜操作心得.docx

上传人:sssmppp 2021/3/4 文件大小:2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胃镜操作心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胃镜操作心得
——钟德金
(一)进镜方法
1、 持镜:左手置于胸前,左手持内镜的操作部,保持操作部直立状态,以虎口 及腕部的力量撑住内镜,仅以左手无名指及小指持握内镜操作部,不要抓持 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及无名指调节大 小旋钮,两指配合保持旋钮的稳定性,以防止图像晃动而影响观察(调整小 旋钮时视野的晃动幅度很大,可以用旋转镜身替代);左手中指用来控制给水、 给气,左手食指控制吸引按钮,同时控制冻结图像以及解除冻结;为了防止 过度送气,可以仅仅用食指控制两个按钮,将食指放在吸引按钮上。
右手持软管部,控制内镜的进退,同时可以辅助旋转镜身,当左手旋转 操作部时,右手不可握持过紧,否则镜身前端无法旋转;当右旋镜身时左手 无法再向右旋转时,可以用右手向左推镜身在体外的软管部或者右旋镜身的 软管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右旋;同样手柄放平或者无法左旋时,可以 用右手向右上拉镜身在体外的软管部或者左旋镜身的软管部,可在一定程度 上以辅助左旋;如果要向左右方向旋转,也可暂时用右手旋转。
右手抓持镜身应不小于15cm,以20〜30cm为負;其优点有二,首先, 胃镜插入食管前,握持胃镜软管部的右手不必更换位置;抓持过短会导致内 镜刚刚进入食道时,右手已经抵住口垫,不得不倒手换镜,这样会使刚刚进 入食道的胃镜先端部脱出来;握持较长的软管部的另一个优点是,即使在口 腔或咽部存在未能预料的抵抗,因为内镜自身具有弯曲度和弹性,也能防止 给被检者带来痛苦和危险的发生。循腔进镜有2个技巧:A、尽可能沿小弯侧 前进,痛苦小,到达幽门镜身短;B、前进时右手把镜身轻微向舌面方向推压, 减少镜身与咽后壁的会厌和悬雍垂的接触,患者不适反应小。
2、 咽部到食管入口的操作:胃镜通过舌根后即可看到会厌软骨,偶尔可见声带, 食管入口通常处于关闭状态(食管开口位于杓状会厌襲中的两个小角软骨之 间的后方,参见下图),因为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内镜先端部多数自然从下 咽部左侧进入,应以左侧梨状隐窝为目标推动内镜前进,从左侧楔状结节的 背侧间隙开始向中央(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轻轻插入,很容易进入食管入口。 插入食管入口的过程中,手下会感知到轻微阻力,通过食管入口的时候,可 以看到直行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的走行方向就是我们的进镜方向,内镜先 端部通过食管入口后后术者会有“落空感”。
注意••我们以左侧梨状隐窝为进镜方向,但是并不是真正的进入梨状窝, 只是内镜稍向杓状会厌襲的左侧缘倾斜即可(指向杓状会厌襲中的小角软骨 与楔状软骨之间的楔结节),内镜先端部最终抵住的部位是楔结节,然后稍稍 右旋的同时推进内镜就可以很容易的进入食管了;如果内镜真的进入梨状窝 会没有视野,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梨状窝和食管下段的穿孔(多见于侧视镜 操作)占全部穿孔的50%;因此内镜通过咽部时不可过度用力,直接向前推 进内镜也是危险的,且不易成功,应该在推进内镜的同时轻轻的向右旋转(左 手操作手柄顺时针旋转),右旋之前可以轻轻down。有的操作者****惯通过咽
部的时候抬高左手,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和右旋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使内镜 的先端部轻微右旋。总结起来就是••左手先漫漫㊇,看到梨状窝后(多取左 侧),左手轻轻down,镜身前端抵住楔结节,并有略微若翩勺动作(在右侧 进镜时稍左旋即可进入),同时右手轻轻強送錯子。推论—对于通过由于病 变引起的狭窄的食管的时候,也可以用此方法,将镜身先端部指向管腔,向 前推进的过程中遇到有阻力的时候可以一边旋转镜身一边向前推进内镜,往 往可以顺利的通过狭窄部,而且比较安全。因为简单的向前推进的过程中, 受力部位仅仅是一个点,而旋转推进的时候可以将原来集中于一点的力量分 散开来,因此比较安全,而且旋转推进的力量也比简单推进的力量大,而且 可以使镜身的先端部自己寻找最容易扩张的进镜方向。
气管
梨状窝
小角软骨
3、 何时让患者吞咽;一般情况下可以不用让患者做吞咽动作,直视下插入即可; 食管开口位于杓状会厌舉两小角软骨的后方,正常处于关闭状态,插入困难 吋,要等到内镜前端顶在咽部的楔结节的时候,右手推送内镜使内镜前端有 一定的阻力后再让患者做吞咽动作,待咽部张开时顺势送内镜入食管;因为 吞咽动作引起下咽部肌肉收缩,内镜会被自然的导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吞咽 时食管入口部瞬间开启,咽部抵抗感消失,内镜像被吸入一样进入颈部食管。
注意•・从内镜的先端部抵住食管入口到通过食管入口(食管第一狭窄)前 的吋候,经常会有一瞬间我们无法看到明确的明确的腔,这时候如何判断我 们 的进镜方向是否正确是非常重要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