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论文
序号:626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依
安
县
解
放
中
心
校
李玉荣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
1993年联合国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认为:世界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道德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将来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发达了,而领导权又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里,那就是人类的灾难了,因为他手中已经不是一把枪,而是原子弹。因此,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国民德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探讨学科德育的特点、规律,充分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必须各科协作。学科德育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学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第三,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基础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第四,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如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简单的线形规划问题。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1、教师要抓住第一堂数学课的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计算圆周率,自西汉刘备、东汉张衡,三国时刘徽、直到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1247年就编著《数学九章》,同代数学家杨辉揭示了二项式展开式系数的规律,比法国数学家早四百多年。祖冲之的儿子祖恒对求几何体积有独特创见,比意大利数学家早一千多年。近代的徐光启、李善兰及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在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中都对数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过宣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2、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将百折不挠的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