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单独二孩”政策遇冷.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单独二孩”政策遇冷.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6/11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单独二孩”政策遇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独二孩”政策遇冷
蒋光明
近日,女网友“滴答”晒出自己和老公写的一份让人“笑中带泪”的《保证书》并迅速引发热议。这是应年仅八岁半的女儿要求写的,《保证书》上她和老公向女儿保证:“我保证永远第一喜欢我家大宝。”女儿在下面签字“可以!”然后女儿、父母双方签名,写保证日期。据当事人介绍,跟女儿说想给她要个弟弟或妹妹后,女儿一下子接受不了,很反对,怕家里突然再多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就不爱她了,于是要给她写个《保证书》。
这不是个例,近来媒体还曝出一系列父母想要生二胎,遭老大强烈反对的新闻。《沈阳晚报》就报道过沈阳铁西区李女士自从有了二胎,大女儿赖在奶奶家半年不肯回家,竟还改口奶奶为妈妈。如何让姐姐接受弟弟,现如今成了李女士一家最大的难题。如此看来,生“二孩”对许多人而言或许真的需要勇气。
2014年11月5日,国家卫计委综合监督局监察专员赵延配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中,只有6%申请了二胎生育许可证。此前,有人预计将会有一两百万对夫妇会借机生育二胎,但目前递交申请的夫妻数量仅70万对,与此前官方提出的每年约200万对夫妻提交申请的预期差距较大。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数十年,到头来人们惊讶地发现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享受新的生育自由。
添丁不只是添双筷子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已满一年,面对申请二胎人数预期与现实的差距,人们不禁要问,政策放开,为何不生?有媒体随机采访了多名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青年人,发现多数人对这一政策表示欢迎。但出于现实的考虑,许多人表示不愿生、不敢生,还有“出去生”的意愿。
不愿生。公民不愿生育致使人口下降的状况,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很普遍,如欧洲各国及俄罗斯,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降低的大趋势。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2年的《人口报告》,享受高度现代化生活的日本青年人,有20%将终生不婚不嫁,低生育率将导致日本人口减少三分之一,50年后全国仅有8千多万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在急速改变。《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理想子女数呈现出随年代发展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上世纪80年代是以1、2孩为主,90年代以后则是以1孩为主。根据2010年的统计,北京育龄男女中约有10%选择不要孩子,而广州、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中已经有60万个
“丁克”家庭。而这些城市人群正是“单独二孩”政策的主要适用对象。
“一个孩子就已经够操心的了,怀孕开始后就要全家总动员,定期的孕检、产检更是让人疲于奔命。孩子出生之后,要全身心照看孩子,生病后忙着跑医院、找大夫,心力交瘁。”李先生说,“有一个女儿已经足够了,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独生子女,也过得很好。”据他介绍,他身边的许多朋友都选择做“丁克”,过二人世界。
不敢生。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入园难、上学难,现实中的种种困难,让很多父母,尤其是80后父母,想要“二孩”不容易,而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中,这些问题尤为突出。有调查显示,育儿成本过高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单独家庭生育二胎的最大顾虑。
“生”相对容易得多,“育”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社会学家徐安琪的调研报告《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显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10年前的上海,一个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