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71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8/6/22 文件大小:7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2011-5-25 总结人王朋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
原子核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序数= 核电核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 Z个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中子 N个=(A-Z)个
原子X
原子核
核外电子 Z个
。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

(二)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或: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例如:H、H、H 是三种不同的原子,及三种核素,但属于同种元素。互称同位素。
、N、Na、Mg、Li、C中:
(1) 和互为同位素。
(2) 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又叫电子分层排布。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
?为什么?
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者2,结构稳定,既不容易获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或者等于4,有较强的获得电子的倾向,活泼非金属的原子较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主要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1)稀有气体(2)金属元素(3)非金属元素
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序数
最低负价=最高正价-8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从_____个递增到_______个的情况(K层由1-2)。
: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正化合价从+1 +7,负化合价,由-4 -1变化。
注意:(1)O、F无正价,金属无负价
(2)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3)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________
,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包括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等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长周期(第4、5、6、7周期)(2、8、8、18、18、
32、26 )
主族7个:ⅠA - Ⅶ 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 I B - Ⅶ 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